返回第 14 章(第1/4页)  看罢西游不成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心,错过了这个好机会。生命中的很多事,错过了一时,也就错过了一世。二郎真君最终还是回到了灌江口去管他鸡毛蒜皮的杂事。

    观音菩萨没能如愿以偿成全这位杨小圣多少有些遗憾。或许对于这件事还是如来佛祖说得有道理:观音菩萨还不能广会周天之类,对于太上老君和玉皇大帝这类神仙的本xìng理解得还不够深刻。好在这仅仅是个序曲,机缘巧合,观音以她的大慈大悲最终成就了孙大圣和他所在的取经队伍。

    观音奉旨东行去寻找取经人,途经弱水遇到了正在呻吟着的老沙那个仅仅为了一点小小的过失而每个星期都被飞剑穿胸肋百余次,充满了痛苦和烦恼的来自天宫的侍者;那个把九个在连鹅毛都漂不起来的弱水中浮着的取经人的骷髅终日挂在胸前当做沉重负担的苦命人。"与其说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你自己修养不够。跟着唐三藏去取经吧,这样可以拔除你的苦!"观音给痛苦中的老沙找到了出路。

    云雾里,观音遇到了碌碌终日的猪八戒那个以吃饭睡觉为最大快乐的猪八戒,这家伙竟然举起钉耙照观音菩萨就筑。菩萨宽恕了这只黑猪的粗鲁,并且和他谈到了前程。在猪八戒眼里,有饭吃就是快乐,就是最大的前程。"前程!前程!若是依了你,教我喝风呀!""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就是修行呀。跟着唐僧去取经吧,自然有养身的地方,何必天天吃人呢?"既可以有饭吃也可以有前程,何乐而不为?观音菩萨让猪八戒拥有了真正的快乐。

    跨过茫茫苦海,猛然间,观音听到了一句"菩萨救我!"那是悬吊在半空中痛苦挣扎的小白龙。"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追求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同情和恻隐之心驱使观音亲自去向玉皇大帝求了情,这在观音可能仅仅只是举手之劳,而对小白龙却是一次再生。观音不但救了小白龙一命,还使他走上了取经的正路,走上了成为了八部天龙的路。帮助别人开拓福气,正是观音做的。

    转眼间临近长安,观音来到了五行大山。和邂逅刚才那几位不同的是,这次观音是特意来看猴头这位老相识的。望着因为逞能恃傲而被死死压在大山底下的孙悟空,菩萨叹惜不已。

    昔日的齐天大圣此时正度日如年。在这五百年里,当年结jiāo的那帮所谓的朋友无论神仙还是妖精竟然没有一个来看自己一眼,所谓相知又在哪里?是呀,你把所有的人都当朋友,所有的人就都不把你当朋友。此时,压在五行山下的这颗心只有孤独和苦闷。"姓孙的,你还认得我吗?"观音低眉,"不要以为自己很不幸,世上比你痛苦的人多着呢。佛说人有一百零八劫,猴头你才过了几劫呀!"话里包含着无限的惋惜、同情和理解。在《西游记》里只有观音理解悟空能理解别人的心就是大慈大悲。

    有几分滑稽的是这份理解还要感谢当初玉皇大帝对孙悟空的褒贬。从玉皇大帝评价的话里,观音听出了猴头的怀才不遇,听出了抱负难伸。尽管孙悟空有点儿狂妄,有点儿能耐就想显示显示,但狂妄的人有救,而自卑的人没有救。毕竟在这个世界上能干事儿而有肯干点事儿的人才不多见了。在观音菩萨看来只要加以正确地引导和适当地约束,给这猴头施展才能的机会,他还是能够"舒伸再显功"的。毕竟,行走于江湖,还得靠点真功夫才成。当然,孙悟空还需要在逆境中修行十万八千里。在顺境中修行,怕是永远也不能成佛的。

    长安城里,观音见到了那位在讲台上夸夸其谈的三藏法师一个满腹神圣的文字,满嘴神圣的话语,却还不知道真经是何物的三藏法师。"你那些听起来特学术的教法只能用来媚俗,其实不中用的。佛祖并不是要我们把他所说的教法当成文字经典,只用嘴巴来说,而是要我们把它当作路来走的。经是走出来的,不是读出来的。真正度人脱离苦海的佛法在灵山之巅,要苦历千山,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