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1 章(第1/4页)  曹操喋血中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食,还给自己带来了私人礼物:篷帐2顶,丝线10斤,山阳郡所产的甜梨2箱,稗枣(一种青黑色的枣)2箱。饿极的时候这些东西比万两黄金都宝贵啊!看来又得大封特封一气了,没关系,光封官不发工资,赔不了什么。

    曹cāo见皇帝极为庄重,披挂好全部行头除了脚上,见皇帝要光脚丫的听宣而进,趋步低首,三拜九叩,垂袖待询。

    皇帝的第一感觉挺好,多懂礼貌啊!先夸句吧:“闻卿竭智治理兖州,百姓安居,朕心甚慰。”

    曹cāo脸有些微红,心里说: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哪来得安居乐业?这肯定又是有人给添好话了:

    “国逢圣主,中兴有日,臣理应尽心,以报皇恩。”

    皇帝:“朕年方幼冲,朝政事巨,诸事还尚劳卿勤谏,有明见但奏无妨。”

    小皇帝也不过是句客气话,意思是没事咱这觐见就算结束了,你已经是大州之牧、镇东将军、费亭侯了,再往上封个啥官倒要真费点脑筋。曹cāo可不是这么听话的,让说吗?那就先停建了你的安乐窝再说:

    “陛下既有诏问臣,臣不直奏是为不忠也,容cāo直言:自黄巾乱世,董贼误国,朝廷仓储遗尽,日用危坚,四方州郡,截钱粮而自肥,三公居朝,yù果腹而不得,国费拘谨,人民涂炭,而洛阳遭董贼焚毁,已成断垣残壁;宫阙敝废,以至荆棘丛生,如重筑造,所费必巨,且非数载不能竣工,于此国难当头之时,大兴土木之举,臣以为不妥。”

    皇帝有苦难言:第一,这不是他说了算的事;第二,总不能老借住在臣子家里呀现在皇帝是暂借在原来的中常侍赵忠家里。再说,张杨不过建了所大房子,也就是起个扬安殿名字罢了,七月回京,八月建好了新宫殿,估计是搭了个连“豆腐渣工程”都不如的东西。

    曹cāo继续说下去:

    “臣蒙圣上重托,执一州军政,总须回籍以尽职守,离京之后,虽时能稍供圣需,奈沿途甲兵盘剥,恐滴水难达京师,臣实不忍旁观陛下与朝臣复蹈饥寒,是以寝食难安。”

    这里曹cāo有点不厚道,不动声色地损了杨奉一下,但曹cāo却敲到点子上了,皇帝确实给饿怕了,一听说曹cāo要走,顿时慌了,早就听说曹cāo打仗是把好手,没想到还是个做经济工作的专家,又难得如此忠心耿耿,不依靠这么棵大树,上哪儿再找荫凉去?

    “卿忠君忧国之心可嘉,且留朝中录尚书事、假节钺,领司隶校尉。”

    皇帝这次大方极了。录尚书事:即总揽朝政;假节钺:“节”即符节,是古代帝王派遣将相委以重任时用作凭证的一种信物,有了它就有了斩杀违犯军令者的权力;“钺”是古代一种像斧的兵器,这里指帝王所专有的、代表征伐之权的一种斧钺,有了它就有了总统内外诸军的大权;领司隶校尉:就是说把整个京师的防务jiāo给了曹cāo,换句话说也就是把东汉的中央政府及自己的xìng命一起jiāo给了曹cāo。

    现在的洛阳内外全是曹cāo的驻军,韩暹见董承引来的曹cāo军势强壮,估计对己不利,预先溜了。虽然现在皇帝封官不封官都是曹cāo说了算,但毕竟这是皇帝亲封的,名正言顺,“奉天子”的战略方针初见成效,曹cāo从名义上已经成了当时的中国第一人。

    与董昭虽然是初次见面,曹cāo没有怎么客气,连谢也没说一句,大家心里都有数,直接了当地请教下一步该怎么办:“虽然来到洛阳,但往下该如何走?先生教我。”

    董昭成竹在胸,认为久留洛阳多有不利,应该移驾颍川郡的许县(今河南省许昌市东)。虽然这样做,众朝臣免不了有意见,但“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

    曹cāo同意了董昭的看法,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