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因果循环(第1/3页)  隋唐烈,有酒无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承恩的母亲是王家村人,和王大壮的父亲是姐弟。王承恩从小没有父亲,当年一个落魄江湖的侠客,在一个美丽的村庄和一位美丽的姑娘,发生了一个美丽的错误,生下了不美丽的他。

    未婚生子,在这个封建的时代总归是会招来无数的嘲讽和冷眼。哪怕他的母亲曾经是村里的一枚珍珠。曾经爱慕她的人有多少,那么现在嘲讽她的人只会更多。在这个娱乐普遍匮乏的年代,用别人的痛苦愉悦自己,就是这些无能了一辈子的村民最大的乐趣。更何况是曾经遭人嫉妒了花朵,摘取花朵也许他们都没有资格,但是摧毁这朵花,他们都可以参与。

    大人们的态度也影响了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王承恩,从小就遭受了无数的冷眼和嘲讽。但是王承恩没有自暴自弃,凭借着未曾谋面的父亲遗留下的内功心法。王承恩努力的用暴力维护这他和母亲困难的生活。而在这个时候,他的舅舅,王大壮的父亲碍于村民的眼光,冷眼旁观。

    她的母亲性格坚强,但是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没有人能够像励志故事里那样,脱离现实的高尚的活下去。对于身处物资匮乏的山村,又缺乏劳动能力的孤儿寡母的他们,如何出淤泥而不染?

    更何况,没有淤泥焉有荷花?所以,王承恩经常很晚回家。他总是一边流着泪,一边咬着牙对着树木练拳。他不恨自己的母亲,怪只怪他的能力不够。王承恩努力的挣扎着活下去,他要活的更好,活的比任何人都好。他不要辜负淹没在淤泥里的母亲将他托举出水面的期望,他要做最耀眼的荷花。

    不过,世事怎能尽如人意。随着王承恩的长大,内功的修炼让他越加的强大。也许在外面不算什么,但是在这个落后的山村,王承恩有了说不的资格。

    对大多数人来说,一个人如果比他强,也许他会嫉妒。但是如果一个他瞧不起而且常常欺负的人,突然超过你许多。那么,大部分人都会嫉妒,这份嫉妒随着时间和恐惧会变成怨恨。王承恩享受着这份怨恨,他特别喜欢在村民怨恨,恐惧又无可奈何的眼神中横行。

    佛家有云,事不可做尽,话不可说尽。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王承恩没想到,报复的机会来的这么快。南陈皇帝驾崩,新皇陈霸先登基。后宫先皇的随侍太监大多都陪葬了。偌大的后宫怎么能没有侍从呢。于是当朝宰辅下令,从民间征召宦官。

    在这个宗族传承大过天的年代,除了走投无路没有人会想要后代进宫当太监。于是为了避免被强制征召,富裕的县城和州县用钱粮贿赂负责征召的官员,这个任务一层层向下,叠加到这些穷乡僻壤。王家村就有了这么一个名额。

    故事的结局在故事的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王大壮借着缓和兄弟关系的幌子邀请王承恩吃酒,暗中下药绑了王承恩就送给官府交差了。当王承恩醒过来的时候,他已经在前往皇城的路上了。而他这点三脚猫的功夫,又能怎么样。于是,王承恩的希望和身体的某一部分一样,被一刀割掉了。

    至于王承恩的母亲?一个年老色衰的老妇人,在全村恶意的环境中,结果不言而喻。而当尘埃落定之后,这些王家村的村民,第一件事就是将王承恩母子的名字从宗族碑文中划去,抹去这个耻辱。

    现在这个耻辱活着回来了,衣锦还乡。

    村长从王承恩的面容中,依稀看到了当年的几分影子。两腿一软,扑通就跪下了。软膝盖的毛病也许会传染,一个接一个的,全村所有人都软倒在地,瑟瑟发抖。

    王承恩笑容和煦的搀扶起村长,轻轻的掸了掸村长身上的土,对着村长说“村长,不要担心。杂家来此呢,不是什么大事。你看,当年你们的一番手段,倒让我活得更加自在了。说不得啊,我还要感谢你呢。”

    村长哆哆嗦嗦的站在那里,再也没有了当年在他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