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衣锦还乡”(第1/3页)  隋唐烈,有酒无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个世界没有对与错,也分不清黑和白。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什么好人和坏人。立场不同,终归分不出黑白。比之仇寇,我之英雄。恩恩怨怨,谁又能说清楚对与错?所以,这个世界上最单纯的关系只有两种,一种是肉体和金钱的交易关系,另一种就是童年的伙伴关系

    幼年时的玩伴也许是人生中最纯洁的朋友。没有复杂的利益纠葛,只有简单的喜欢与不喜欢。而这种纯粹的感情大多也仅仅停留在最单纯的学生时代,这大概也是很多步入社会的人总是怀念学校,组织同学聚会的关系。哪怕学生时代关系不好的两个人,相逢时也大抵一笑泯恩仇。鲁妙子和王小虎就是这种朋友。

    王小虎是鲁妙子附近村子里的小家伙,小家伙认识鲁妙子的时候还不叫王小虎。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名字是身份的象征,文化的标志不是山村的人有资格拥有的。农村讲究贱名好养,小虎原名狗娃,王狗娃。这是他父亲,王大壮花费了好几个时辰想出来的名字。

    鲁妙子第一次见到王小虎的时候,他和一群村里的小朋友在河边捉泥鳅。小胖子安隆留着口水看着一条条泥鳅,想起鲁妙子曾经提到的各种泥鳅小吃走不动道了。王小虎是那群小家伙里的领头人,村子里的孩子王。看着小胖子垂涎欲滴的样子,王小虎大气的把自己的泥鳅分给他们一起吃。

    很多时候,小孩子的友情就是这么简单,分享是友情的开始。安隆开心的吃了一顿美味的小吃,不过他不知道的是他吃掉的泥鳅是王小虎的晚饭。晚上王小虎饿着肚子在床上数星星的时候,嘴角还是带着开心的笑容。因为王小虎感觉自己像那些大侠一样,做了一件义薄云天的大事。没错在王小虎他们这些食不果腹的孩子眼中,把食物分给别人已经是很义气的大事了。

    王小虎向往江湖,向往江湖侠士的生活。因此,他很喜欢鲁妙子给他起的名字,因为有了名字才代表了有身份,也就离他闯荡江湖的梦想更进了一步。没错,闯荡江湖。王小虎小的时候听过一次流浪到村庄的说书人讲的书,从此书中大侠行侠仗义的故事就成了王小虎的梦想。

    王小虎经常做梦,梦到自己成为了一名大侠。每次行侠仗义之后,被救助的人总会送给他一堆好吃的带馅的馒头。然后热情的问自己‘敢问阁下高姓大名’,每到这时候‘我就是大侠王狗剩’,然后梦醒了。直到鲁妙子帮他起了个大名。因为这个,王小虎特别亲近鲁妙子,鲁妙子也把这个和安隆他们差不多大的孩子当成亲弟弟一样。

    由于王小虎的资质却是不算太好,而且自古有穷文富武的说法。王小虎的家境也没有条件让他修行高深的武学,毕竟练武需要大量的食物补充精气的。因此,鲁妙子特意帮王小虎编辑了一套在运动中养气健身的法门,和一门江湖侠客标配的五虎断门刀。虽然不一定能成为什么高手,但是在附近乡里锄强扶弱还是足够的。

    王小虎是个简单的人,他并没有因为不能学习高深的武功而感到伤心。在王小虎的心里,不管武功高低,只要是会那些威风堂堂的招数,当路见不平的时候,可以拔刀相助就足够了。王小虎和鲁妙子相识了五年,五虎断门刀也练了五年。

    王小虎资质确实不好,但是他执着。也许是命运,王小虎对于这个和自己名字特别匹配的刀法,真的是如痴如狂。而这也是他唯一能够接触到的武功,因此五虎断门刀已经让他练成了本能。行走坐卧都是出刀,伸手是刀,瞪眼也是刀。鲁妙子都对王小虎能够将五虎断门刀练到这种境界感到惋惜。‘小虎,你是刀法的奇才。如果不是内功太差也许你就是另一个天刀。’

    王小虎并不可惜,自己家庭的穷困他是了解的。虽然鲁妙子可以接济他,帮助他。但是王小虎不想这样。他的父亲王大壮曾经告诉过他:朋友之间可以相互帮助,但是不能依赖。依赖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