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12 章(第1/4页)  大明之不败妖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来,一心一意地搞他的哲学。

    不怪现在虽然已经名满天下了,可他却毫无架子,四处游历讲学,无论是贫是富,只要你前来听讲,他就以诚相待,即使这些人另有目的。

    嘉靖元年(1522),一位泰州的商人来到了王守仁的家,和王守仁比起来,他只是个无名小卒,但奇怪的是,他却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因为这位仁兄的打扮实在惊人,据史料记载,他穿着奇装异服,戴着一顶纸糊的帽子,手里还拿着笏板,放在今天这打扮也不出奇,但在当时,就算是引领时代潮流了。

    他就穿着这一身去见了王守仁,很多人并不知道,在他狂放的外表后面,其实隐藏着另一个目的,然而他没有能够骗过王守仁。

    第393章 内圣外王

    王守仁友善地接待了这个人,与他讨论问题,招待他吃饭,他对王守仁的学识佩服得五体投地,便想拜入门下,王守仁答应了。

    不久之后,他又换上了那套行头,准备出去游历讲学。王守仁突然叫住了他,一改往日笑颜,极为冷淡地问他,为何要这种打扮。

    回答依然是老一套,什么破除理学陋规,讲求心学真义之类。王守仁静静地听他说完,只用一句话就揭穿了他的伪装:“你不过是想出名而已。”(yù显尔)

    这人彻底呆住了,这确实是他的目的,在他出发前,唯恐身份太低,被人家瞧不起,希望利用王守仁来扩大名声,所以想了这么个馊主意来炒作自己。

    这位仁兄还是太嫩了,要知道,王守仁先生看起来慈眉善目,却是耍诈的老手,当年他老哥出来骗人的时候,估计这位书生同志还在穿开裆裤呢。

    故弄玄虚的书生眼见花招被拆穿,也不好意思呆下去了,他拿出了自己最后的一丝尊严,向王守仁告别,准备回家。但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是,王守仁却在这时候叫住了他,并很是诚恳的对他说,他仍然是自己的学生,可以继续留在这里,而且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此人现在终于明白了,所谓家世和出身,从来都不在王守仁的考虑范围之内,他要做的,只是无私的传道授业而已。于是,这人收起了他所有的伪装,庄重地向王守仁跪拜行礼,就此洗心革面,一心向学。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王艮,他后来成为了王守仁最优秀的学生,并创建了一个鼎鼎大名的学派泰州学派,因为王艮是泰州人。泰州学派是中国历史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学派,它发扬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反对束缚人xìng,引领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

    解放潮流?大家是否感觉很是熟悉?解放嘛,还是不风流最解放,所以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是,其实这个泰州学派刚刚开始的时候,其身后曾经站着一个能力非凡的巨大背影。而这个背影的名字也不再是不风流了,这小子改名了,叫做兰陵笑笑生!

    王守仁确实是一个伟大的人。

    他不嫌弃弟子,不挑剔门人,无论贫富贵贱,他都一视同仁,将自己几十年之所学倾囊传授。王守仁是个好老师,他因材施教虚心解答疑问,时刻检讨着自己的不足,没有门户之见,也不搞学术纷争。

    据我所知,能够这样做的,古今中外似乎只有两千年前的那位仁兄孔子。我甚至都认为这王阳明比孔子做的还要好,还要高明,还要圣人。因此王守仁即便是还健在的时候,就已经完全不负后人给他的那个至高无上的称号了圣人!

    王守仁四处讲学,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征服了无数的人,心学的风潮逐渐兴起在了大明朝的朝野四方。但是王守仁也有烦恼,那就是他的这一举动也惹来了时代局限的麻烦,狭隘认知的敌对。

    王守仁的心学风起云涌,官方权威的程朱理学家们终于无法容忍了,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