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4 章(第1/4页)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之形成   一种强有力的社会精神力量,影响深远。       传统lún理思想重视人lún关系和谐相处和 “爱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德。但以维护家庭宗法制为原则的封建道德,特别是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是对人自我意识和个xìng的泯灭而换得人的无偿的义务,强调因循守旧、安分   守己,束缚了人们积极进取、锐意革新的精神,所以它是阻碍中国社会历史   前进的惰xìng力量,是禁锢中华民族的精神枷锁。因此,对中国传统道德观,   必须进行具体分析,从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加以批判和继承。                第四节 传统家庭观念、道德观念在现代中国 ① 董仲舒 《对策》一。

    ----------------------- Page 10-----------------------

    中国是素有“礼义之邦”之称的文明古国,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有举足轻 重的地位。两千年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圣贤教诲和“以德 治国”的治国方略,把道德提到极高位置。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封建理 论丧失了依靠封建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但传统lún理道德作为精神 的、习惯的势力而存在,影响着现代中国人。      我国以家庭稳定而著称于世,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在稳定的前提下,人 们的婚姻家庭观念也在变化。婚姻作为家庭的前提,在价值取向上注重爱情。 青年择偶追求xìng格、志趣、情调、爱好、眼界、修养、知识结构、文化层次 的协调。爱情成为确立婚姻关系的基本动因。社会生产力发展,家庭规模的 缩小,职能的社会化,使人们有时间和精力从事精神文化活动,享受精神生 活。当然,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婚姻关系上看重金钱、地位、社会关系的现 象依然存在。      在家庭关系结构中,旧式家庭等级森严,夫妻、父子及兄弟之间是尊卑、 主从关系。而现代逐渐为平等的亲密友好的关系所取代。坚持互敬、互爱、 互信、互勉、互助、互让、互谅、互慰的原则。人们的贞cāo观、 “离异观” 也发生变化。这两方面都要求男女平等。 “从一而终”已基本上没有市场。 但也必须看到 “大男子主义”,旧的“夫权”观念也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在生育观上,封建社会把子女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人丁兴旺是发家的 条件和表现,选择配偶首先看是否能生育,生育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传 宗接代,以免断了香火,同时使自己将来生活有依靠。人们普遍信仰多子多 福。由于子女要继承父亲的财产,因而重视子女的血统,重男轻女,严格要 求fù女的贞cāo。在现时代,公有制确立,家庭情感职能日益显得重要,人们 的生育观也发生了变化。      目前传宗接代思想、养儿防老的思想仍然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 先,我国农村没有摆脱小农的生产方式,在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农村家 庭的生产职能加强,家庭中有无男劳力和男劳力的多少,对家庭经济状况影 响很大。其次,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限制,社会福利水平不高,老有所养 还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最后,由于我国人口素质、文化 素质低,农村大量存在着文盲和半文盲,文化上愚昧落后,旧的婚姻家庭观 念的消除还需要时间。对传统的lún理道德观念在现时代的地位和作用要进行 具体分析。在现代中国更是错综复杂。其消极方面表现为,对生产力发展、 社会进步的阻碍。首先,传统道德观是对小农生产关系的反映,具有封闭xìng 和保守xìng,使人自缚其身,形成内向型心理和文化特质,抑制进取心。其次, 传统道德与政治融为一体,父家长制,宗法观念,过分重 “德治”,长期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