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7 章(第3/4页)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也确使明代诗坛热闹起来。然而,终因 缺乏杰出的作家和作品,诗人们要么歌功歌德、粉饰太平;要么效法古人、 一味摹拟,而缺少独创,不能自成一格使古典诗歌衰退下来。

    ----------------------- Page 8-----------------------

    清、近代诗坛,作家云集,作品丰富。虽也效古,但并不为其所囿,却 能另辟蹊径,出现了神韵说、声调说、肌理说、xìng灵说、同光体等文学主张, 使古典诗歌又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其中,龚自珍、黄遵宪影响最大。由于 龚自珍在政治上不得志,所以他以诗为战斗武器。他的诗中,不仅闪烁着反 对妥协、反对投降的爱国主义光芒,其诗风也独树一帜,自成一家。      词,在世界文学宝库中是一个 “稀有品种”。因此,我们说它是构成中 国传统文化独特的一个方面。      词的发展与音乐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词是有了乐谱以后,按谱而填的。 每一首词都有一个词调,或叫词牌,如人们所熟知的 《沁园春》、《念奴娇》 等。由于配乐的不同,每首词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等都有一定的格式。 词和诗分章、文分段的叫法不一样,每段叫一 “片”即音乐奏过了一遍,就 像我们现在歌曲,一首曲子、歌词分几段一样。最常见的词分为两段,上片、 下片又叫上阕、下阕。      词兴起于唐中、晚期,盛行于宋代,以后便逐渐衰败。词最早起源于民 间的俚曲小调,后传入城市,许多靠演唱为生的歌妓、乐工,吸取了这一富 有生气、为人们所喜爱的俚曲小调来歌唱。他们为了博得主顾的欢颜,配合 了音乐的节拍,改编或创作了一些长短参差的句子入词,便使词这一文学新 式样流行发展起来。晚唐时期一些封建文人为了粉饰太平,为了适应统治阶 级醉生梦死的需要,以此作为向上爬的阶梯,致力于词的文人也逐渐加多。 因而,也使词成了专写女人的衣着服饰、娇眉笑眼、脉脉柔情的 “专利”, 风格浓艳香软,语言隐晦绮丽。代表词人是温庭筠以及韦庄等18人的“花间 派”。不过,他们对词在音乐及句型的长短方面的一套格律定形,做出了极 大的贡献。      词在宋代的繁荣是空前绝后的。仅从现存的词集来看,词人有200多名, 词牌就达870多个,词作就可想而知了。宋初词坛基本上沿袭了晚唐、五代 花间派的词风,只有范仲庵和张先的词透露了词风转变的消息。到了柳永词 风一变,他不仅发展了长调的体制,而且善于吸取民间俚俗的语言和铺叙的 手法。而真正使词风转变的是 “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的 北宋中叶的苏轼。苏轼 “以诗为词”,并把词看作同诗一样具有言志咏怀的 作用,解放了词的内容和形式,创立了豪放词派。值得注意的是北宋后期以 周邦彦等人为代表的 “大晟词人”,又使词风走上了“婉约派”的回头路。 然而由于他们精通音律,对词的音律的创造和发展确是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如果说宋朝是词的黄金时代的话,那么真正标志宋词发展最高峰的则是 南来辛弃疾的词。他和陆游并肩站在南宋文坛,高唱爱国主义的战歌,成为 光照千古的 “双子星座”。辛弃疾的文学创作以词为主,现存的《稼轩词》 有词作620余首,居两宋词人之冠。他的词有慨慷激昂的爱国精神的抒发, 有淳朴、宁静的农村生活的吟咏,也有湖光山色的描绘,而爱国思想则如一 根红线贯串于他的全部作品中。在词的艺术上,辛弃疾继承发展了苏轼豪放 词的词风,扩大了文学语言的运用范围 (诗、散文、骚文、民间口语尽可入 词中),在唐宋词中达到了最高的艺术成就。南宋中叶以后兴起的姜夔、史 达祖、吴文英为代表的 “格律词派”(或风雅词派),对后世词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