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 章(第1/4页)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本书由www.biqugedu.com【凄凉】整理上传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不慎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麻烦通知我及时删除,谢谢!

    -------------------------------------------------------

    龙文化回顾与展望

    作者:张开城+胡安宇【完结】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

    第一章 绪论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yīn阳三合,何本何化。                                                          屈原 《天问》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象传》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数千年悠久文化的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当欧洲   大陆还没有醒来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用他们灵巧的双手,创造了以 “四大   发明”为代表的灿烂文化;就已经对身 目染的客观世界提出了这样那样的   问题。尽管人们的认识不能不受到各种限制,然而,他们毕竟提出了许多有   价值的见解,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一脉相承、从未间   断的修养生息中,形成极具特色的习尚礼仪、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表现出   极强的向心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当我们以人类文明为背景、中西方文化互为   参照系来观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时候,就会发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世   界上为数极少的成熟文化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堪与西方文化相媲美的文   化系统,它能够而且必须在人类生活中不断发挥其作用,为人类文明的进步   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现时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有的意义和价值越来   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它已经与现代文明同化为一体。但   是作为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宝贵遗产,迄今为止,人们对它的认识仍然是   很不够的,甚至不乏苛求、偏见和贬斥。这一宝库有待于人们来共同发掘。                               第一节 曰文曰化        “文化”一词,在中华民族语言中古已有之。最初,文和化两个字是分   别使用的,有丰富的含义。       文,一谓色彩jiāo错、纹理 (《易系辞下》): “物相杂,故曰文”;    《礼乐纪》:“五色成文不乱”;《左传隐公元年》:“仲子生而有文   在其手”; 《汉书食货志》:“其文龙”;《说文解字》:“文,错画也,   象jiāo文”)。二谓刺画花纹、修饰,这是由上一种用法引申而来的,用作动   词的重要用法,不可忽视 《礼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礼玉                                                                           1   藻》:“不文饰也不褐”;《南史孔范传》:“曲为文饰,称扬赞美”)。   三谓文字 《左传昭公元年》:“于文,皿虫为盅”;《孟子万章上》: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   形,故谓之文”)。四谓文章典籍 (《尚书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