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7 章(第1/4页)  中国近代爱国名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去不复返了,必须发愤图强,改 革自救;他们揭露顽固派拒绝接受新事物,反对西方科学技术和机器生产的 落后、保守思想;批判他们好事不为,无恶不作的行径。为此,他们依据西 方资产阶级 “天赋人权”的思想,提出改革封建专制制度,要求建立君主立 宪制度的思想主张,反映了资产阶级参加政权的愿望。      这批新型知识分子还具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要求改变中国的半殖 民地地位的思想。他们一方面痛斥外强与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等平条约给中 国带来的无穷灾难,另一方面却又主张通过谈判逐步修改不平等条约,收回 被帝国主义列强夺去的权利,实行独立自主的外jiāo政策。      这些新型知识分子不仅在思想上有很大进步,而且在实践中还积极主张 洋务运动,有的不直接参加洋务运动的实践,比如郑观应,他早年在太古洋 行任买办,1882年进入上海的轮船招商局任会办,嗣后又经营织布局。在此 期间,由于参与新式企业的实践,使他对中国社会特别是洋务运动有了更深 切的体验,他指责 “官”对近代企业的态度是唯利是图,期望清政府能改弦 更张,顺应商情,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争取社会地位的要求。      早期新型知识分子作为一个阶层,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缘附于民族资 产阶级,他们的一些意见和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符合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他们要求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对封 建专制主义进行了某种程度的批判,具有一定的反帝反封建的意义,是爱国 主义的体现,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他们的思想也打上了民族资产阶 级软弱xìng、妥协xìng的烙印。他们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却主张用谈判方 式去解决;他们批判封建主义,却又不要求打乱封建政治制度,只要求在承 认封建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实行一些改良;他们具有一定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 思想,却对帝国主义的本质、封建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楚,提不出革命的主 张。这正是历史的局限和阶级的局限。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必然受到近代社会各种因素、 各种条件的制约,具有很大的历史局限xìng。      首先,从国际环境看,虽然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列强对华推行所 谓的 “合作政策”,但其实质仍然是用有限度地支持清政府以达到全面控制 中国的目的。帝国主义的本xìng决定了它无论变换什么手法都不可能给近代中 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一个宽松和平的国际环境。      其次,从国内环境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城乡还基本上占统治地位; 政治上,封建统治阶层中的 “顽固派”时刻都在阻碍着新生产关系的建立和 新的生产力的发展。顽固派代表了近代中国生关系中最落后、最反动、最腐 朽的势力,他们的思想和政治态度反映了中国封建生产力的停滞xìng及个体农 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为基础的封建经济的牢固xìng,成为洋务运动时期资本 主义经济发展中最严重的障碍。      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一个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向西方学习的道 路。因此,按社会发展规律来说,这个任务应该由资产阶级来完成。但是,

    由于近代中国商品经济的缓慢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再加上超稳 定的封建专制制度和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得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没有形 成。这样,近代化的任务一开始便落到了封建统治阶级中的开明分子洋 务派身上。由于洋务派的组织领导,使得封建地主阶级落后、保守、愚昧、 妥协的特点一直伴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体现在洋务派的一系列实践活动 中,并最后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正体现了洋务派作为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