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9 章(第1/4页)  中国近代爱国名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召开紧急议。会上,他力排众议,认为对窃国大盗袁世凯不能用法 律解决,非用武力不可。会后,他冲破阻力,发动江西、安徽、广东等省革 命党人,兴师讨袁,并把这场反袁战争称之为 “二次革命”。由于党内意见

    不一,在帝国主义与袁世凯军队的联合进攻下, “二次革命”不到两个月便 归于失败。孙中山被通缉,再次流亡日本,重新组织革命力量。       “二次革命”失败后,革命党人中有的人对前途悲观失望。其中有几个 自称会推算“八字”的人,他们想了解孙中山的出生年、月、日、时,以便  卜测革命的命运何时否极泰来,时来运转。他们推选一个人去问孙中山,孙 中山十分生气地说:“你们青年人怎么这样迷信?难道我的 ‘八字’不好, 你们就不想革命了?告诉他们,我的 ‘八字’就是一定要‘打倒军阀,继续 革命’。”孙中山用同盟会时期百折不挠、屡仆屡起的革命精神,鼓励这些 垂头丧气的人振作起来,继续奋斗。他还函告各地革命党人,鼓起勇气,勇 往直都,并满怀信心地写道:“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 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恶消长之天理,则终有 最后成功之一日。”      为了集结革命力量,策划 “三次革命”,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另 行组织 “中华革命党”(1919年改组为 “中国guó mín dǎng”),当选为总理。建 党后,他把主要精力放在武装讨袁上,仍保持着首倡革命时的那股劲。两年 中,他先后又组织了十几次讨袁武装起义。孙中山的这种不屈不挠的革命精 神,推动了全国波澜壮阔的讨袁浪潮。      1916年4月,孙中山由日本回上海。6月,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 中结束了他罪恶的生。北洋军阀段祺瑞上台。当时的北洋军阀已分裂成皖系 和直系两大派,各省、各地也涌现出大大小小的地方军阀,全国陷入军阀混 战的局面。1917年,段祺瑞悍然宣布废除 《临时约法》,拒绝召开国会。孙 中山清醒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斗争“不徒以去袁为毕事”,要反对一 切 “谋危民国者”,他认为《临时约法》和国会,是“共和国之命脉”,必 须同毁法横行的军阀独裁统治做不懈的斗争。是年7月,孙中山联络并率领 受革命影响而宣布脱离北洋军阀的西南军阀的应瑞、海琛两艘军舰,到了广 州,开展 “护法运动”。8月,在广州建立了同北方段祺瑞政府对峙的中华 民国军政府,孙中山被推举为 “海陆军大元帅”,立即组织北伐,以图“树 立真正的共和”。然而,南北军阀本是一丘之貉。孙中山所依靠的西南军阀 只不过是借 “护法”扩大地盘,一旦达到了目的,便把“护法”的旗帜踩在 脚下,孙中山被军阀所排挤,不得不离开广州。持续不到一年的“护法运动” 又告失败。1918年夏天,孙中山意气消沉地来到上海,在 “法租界”环龙路  (今南昌路)44号设立了一个事务所。      辛亥革命已经7年了,帝国主义的军舰仍然游弋在黄浦江上,饥寒jiāo迫 的贫民照旧流浪在巷尾街头,外国军警依旧在 “租界”横行,在军阀混战中 的祖国山河仍然是支离破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政治专制黑暗。孙 中山为“振兴中华”奋斗了30多年,结果 “革命主义未行,革命目的未达, 仅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推翻了一个暴君专制,却生出无数 “强盗 专制”,对国家、人民危害之烈,有甚于前者。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孙中山从革命实践中认识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革命党人心不齐, 各奉其旨,各行其事,从思想到组织都很涣散。在革命党人中,有人认为“知 之非艰,行之惟艰”,他们用这种理论众口烁金,讥讽孙中山,冷淡拒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