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9 章(第1/4页)  中国近代爱国名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的,但是 《天演论》又告诉人们:人的努力可以与天 竟争,而且最后可以取胜,只要努力革新社会的政治,国家是可以复兴的, 民族也能永存。严复在翻译 《天演论》时自己还加上了许多的按语,向人们 大声疾呼,只要发愤努力,变法图强,中国是可以得救的;生死存亡全在于 自己的努力!      赫胥黎的 《天演论》,把生物界的“物竞天择”,“优胜劣败”的规律, 用来解释人类社会现象。这叫 “社会达尔文主义”。由于社会的发展有他特 有的规律,和自然界发展的规律并不一样,因此这种理论是错误的。帝国主 义就曾经利用这种理论,宣扬他们屠杀殖民地人民符合“优胜劣败”的规律, 这更是反动。然而严复向中国人介绍这种思想,则是警告中国人民要发愤图 强,如不发愤图强,就会遵循 “优胜劣败”的规律,落得亡国灭种,因此具 有积极的作用,正因为这样, 《天演论》在民族危亡的时刻,给中国人民敲 响了警钟,激发人们的爱国思想,促进人们的觉醒。 《天演论》也因此风行 海内。      严复在维新运动时期,起了传播新思想的作用。正因为这样,严复成了 一位出色的维新派思想家。他还参与过一些实际行动。1896年,他曾在北京 协助别人创办 “通艺学堂”,用来提倡“西学”,培养维新人才。严复多次 在这里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思想,使许多前来听讲的人大开眼界,提高 思想认识。第2年10月,他还和朋友合作创办天津 《国闻报》(每天出版) 和《国文汇编》(每10天出版)。这些报刊报导国内外的形势,传播“西学”, 宣传维新思想,成了北京变法维新的一个重要宣传阵地。可是开办一年后, 因为受到顽固派的压迫而停办。就在这时,维新派发动的戊戌变法,也在慈 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镇压下,遭到彻底的失败,维新派人士被杀的被杀, 逃亡的逃亡。严复因为和从事实际变法的康梁联系不密切,才幸免于难,政 变发生后,他并没受害,继续在北洋学堂当他的总办。      在此后的10年里,严复继续从事他的翻译工作。译出一大批资产阶级的 学术专著,第一次系统地把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和社会政治学术介绍到中国 来。      严复的晚年,思想趋向保守,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已经不再是一位先进 的人物了。1921年10月27日,他因病逝世。              誓死抵抗 保卫台湾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惨败。1895年4月17日,腐朽的清政府与日本 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马关条约》。其中第二款规定,清政府割让 “台湾全岛 及所有附属岛屿”, “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 永远让与日本”。消息传出,全国为之震惊。各阶层人士纷纷集会演说、作 文写诗、编写唱词,愤怒谴责慈禧太后、李鸿章为代表的投降派,声讨残暴 贪婪的日本侵略者。全国立即掀起了反割地陪款,要求继续抗战的浪潮。在 敌人铁蹄所到之处,中国人民都以自己的丹心碧血坚决捍卫祖国的独立和尊 严,自发地进行了可歌可泣的英勇抵抗。在自发的抗日斗争中,台湾人民的 反割台斗争,尤为壮烈。      台湾,美丽的宝岛,与大陆一水相隔,唇齿相依,自古就是我们伟大祖

    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海峡两岸的人民同祖同宗,骨ròu相连。当割让台湾 的消息传来,台湾人民愁肠yù断肝胆俱裂。他们奔走相告,义愤填膺,纷纷 表示: “如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在《马关条约》签订的第二天, 台北人民“鸣锣罢市”,群众涌进巡抚衙门,强烈抗议腐朽政府的卖国罪行, 并宣告银饷不准运出,台湾税收应全部留供抗击日本侵略军之用,并号召大 家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碰到李鸿章等卖国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