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8 章(第1/4页)  中国近代爱国名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封 建社会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lún理,都是束缚人们思想行为自由 的 “网罗”,“网罗重重,与虚空而无极”。他愤慨地指出:“数千年来, 三纲五常之惨祸烈dú由是酷矣!因此,必须 “初当冲决利禄之网罗,次冲决 俗学若考据、词章之网罗,次冲决全球群学之网罗,次冲决君主之网罗,再 次冲决lún常之网罗,次冲决天之网罗;终冲决佛法之网罗”(《谭嗣同全集》 之 《仁学》篇)。还指出:“由是两千年来,君臣一lún,尤为黑暗否塞,无 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 (《谭嗣同全集》第55页)谭嗣同把两千 年来的历代王朝斥之为 “秦政”、“大盗”,敢于直言痛斥朝廷,尖锐地揭 露了清朝统治者屠杀、掠夺和奴役中国人民的残暴罪行。 “则因由有民而后 有君,君末也,民本也”, (《谭嗣同全集》第56页)号召人们冲破封建网 罗。在 《仁学》中,谭嗣同按照“仁通平等”这样一个公式,从哲 学上论证了资产阶级平等、博爱、自由的思想,阐明了变法的合理xìng,驳斥 了顽固派 “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谬论。这些内容不仅为维新派提供了理论 武器,成为 “戊戌变法”的重要文献之一,而且对后来的邹容、陈天华、秋 瑾等一大批爱国志士的成长,也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在完成变法理论的探索之后,谭嗣同便开始投入了变法                                     的实践活 动。1897年 (丁酉,光绪二十三年),他应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 等人的邀请, “即弃官归,安置眷属於浏阳之乡,而独留长沙,与群志士办 新政。” (梁启超:《谭嗣同传》)在谭嗣同的倡议下,湖南省先后办起了 时务学堂、武备学堂、南学会、不缠足会、法律学会等新式学校和组织,培 养出了蔡锷等一批大有作为的革命志士。梁启超为谭嗣同作传说: “於是湖 南倡办之事,若内河小轮船也,商办矿务也,湘粤铁路也,时务学堂也,武 备学堂也,保卫局也,南学会也,皆君所倡论辟画者;而以南学会最为盛业。” 又说,设会的目的在於 “将合南部诸省志士联为一气,相与讲爱国之理,求 救亡之法……而先从湖南一省办起,盖实兼学会与地方议会之规模焉。地方

    有事,公议而行,此议会之意也;每七日大集众而讲学,演说万国大事及政 学原理,此学会之意也;於时君实为学长,任演说之事;每会集者千数百人, 君慷慨而论天下事,闻者无不感动。故湖南全省风气大开,君之功居多。”  (见《谭嗣同全集》第522页)由此足见谭嗣同归湘后既是维新运动的主要 领导者,又是变法思想的主要宣传者。为了进一步推动维新运动的发展,谭 嗣同又与维新志士一道创办了 《湘报》,作为南学会的机关报,他自己担任 主笔。 《湘报》以笔锋犀利的文章,把变法维新救亡图存的理论向各阶层、 各地区的人们广泛宣传,同时还出版了 《湘学新报》,传播变法维新思想, 一时湖南成为全国最富朝气的一个省。      但是湖南方兴未艾的变法维新运动,使顽固派大为惊恐,他们以洋务派 官僚张之洞为奥援,大肆攻击谭嗣同等维新志士的言行为 “背叛圣教,败灭 lún常”。反动绅士王先谦等人指使地痞捣毁 《湘报》馆,又勾结顽固派上奏 朝廷,极力诽谤维新派,并要求禁止所有新政。黑云压城,不少维新人士纷 纷离湘,连陈宝箴也开始动摇。但谭嗣同却大义凛然,他激励同志: “平日 互相劝勉者全在 ‘杀身灭族’四字,岂临小小利害而变其初心乎?……今日 中国能闹到新旧两党流血遍地,方有复兴之望。不然,则亡种矣……今日但 观谁勇猛耳。” (《谭嗣同全集》第303页)可见,谭嗣同无愧为冲决罗网 的猛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