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越地(第1/5页)  天虞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齐家渡,百里越地一个极其偏僻的小渡口,渡口有百二十户人家,傍水建村,是故渔民极多,家家有渔网,户户存沉梭。

    在连日阴雨后天上露出久违的阳光,村中人的姑娘阿嫂纷纷将下雨时在家缝补的渔网拿出来晾晒,除了渔网外还有些干鱼,干鱼主要是村中人平日捕捞的吃不掉的青鱼制成,也有一部分鲢鱼干,鳙鱼干。

    齐家渡南面有一口鹰嘴潭,是浈水常年冲击而成,水草丰美,鱼多藏于鹰嘴潭中,渔民多到此处打渔,但有个规矩,捕到青鱼,链鱼,鳙鱼等都可以捞起,捕到鲤鱼须得放生。

    据传很早以前,浈水发大水,冲毁耕田房屋,两岸人牲死伤惨重,幸是齐家渡要遭劫时来了条鲤鱼精,这鲤鱼精虽是精怪,却有一颗善心,不忍见齐家渡老小受难,用法术将水引到他处,保全了齐家渡众人。

    据传很早以前,也不知道是多久,渡口里最老识的齐家老爷子也说不清,但齐家渡人不吃鲤鱼是真,渔民打渔时捞到鲤鱼都放回浈水,便是闹了旱,鱼类大减,不够吃的,全村四百多口面黄饥瘦的人谁也不知道鲤鱼是什么滋味。

    “那是鲤鱼王用命换的咳,咳咳”有人打鬼主意,齐家老爷子便挺起不甚硬朗的身子骨用拐杖重重的敲打地上铺就的条石板,敲打得梆梆响。

    那个故老相传的故事是有后续的,鲤鱼精将水引到他处害了他处地方的生灵性命,被天上的神仙发觉,将鲤鱼精剥皮抽骨制成了一面旗幡,浈水流到哪里,旗幡飘在哪里。

    齐家渡人每三年有一次鱼王祭,全村人穿着鱼皮制成的衣物载歌载舞,其间不许生火,只许吃早已准备好的寒食,酒也是不能喝的,生意也不做,仁叔酒瘾来了,要买酒吃酒,没有村民卖他。

    “村后的空地,晚上有篝火晚会,几位远道而来,到时一定要来啊。”锦衣公子一行从齐家院子出来时齐家老爷子说道。

    锦衣公子点头,反正无事,来到齐家渡正逢鱼王祭这等少见的民俗风情当是要去看一看的,行走在村中,锦衣公子一边走着一边思索龟壳上的符刻。

    那是很古怪的篆文,共是有三个字,弯曲斜扭着像是素白的人体跳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舞,极尽诡怪之姿,不明所意。不是七国的文字,这符刻太过古朴简单,倒像小孩信手的涂鸦。

    锦衣公子本打算把符刻写在纸上,与仁叔,六娘各持一份在齐家渡问询是否有人认识这种篆文,但刚勾半笔便是头痛欲裂,有人在脑海中说些咕噜咕噜的话。

    仁叔把锦衣公子的书写篆文的笔用剑削作两半,锦衣公子浑身气力被抽干,惨白了脸晕倒在地。

    这是鬼文书,六娘忽然想到,她曾听门中的师姐说过在名山河川捡到些刻着很奇怪的符号物什不要捡,要迅速远离,这种物什阴气很重,是阴魂携刻用以记录交流的文字,生人切是不能沾染,功夫再高也敌不过鬼,口吐长舌,双目流血,会死得很惨。

    仁叔不信,仁叔是退隐江湖的剑客,是初入江湖的人眼中的绝世高手,仁叔从未听说过什么鬼文书,咬定是六娘为自己被个小小龟壳吓了一跳,临着公子忽然犯了病,晕眩倒地道出鬼文书自编自导的东西来遮掩胆子小的短处。

    仁叔要辟邪,捡起半支笔去勾勒龟壳上的文字,总算又逢上能施展浪沧剑盛名之下无虚士的本领机会怎能错过?

    六娘劝仁叔不要写,仁叔哈哈大笑,一挥手,豪迈极了。

    “女娃娃,看你叔的本”

    说话戛然而止,仁叔口吐白沫轰然倒了地。

    “不听好人言,吃亏在眼前。”六娘吐了吐舌头,她劝仁叔不要临摹刻写,这次怎么算仁叔也怪不得她。

    昨夜天惑夜坠,捡到刻有鬼文书的龟壳,莫非此行不详?

    三人走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