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8 章(第1/4页)  易经的智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很庆幸幸好我没有讲。如果听来听去觉得大家意见都不如自己,那要不要讲?也不一定,为什么?因为不一定非得现在公开讲,可以稍后偷偷地跟领导讲。像这些都是潜龙勿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很灵活的运用。但是一直勿用,一直潜在里面,要不要现?要不要表现出来?答案很简单:应该表现的时候才要表现,如果不应该表现的时候还是不要表现。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潜龙勿用,将自我的才华在最恰当的时机展现出来,那么依照乾卦,我们就上升到了第二爻见龙的境界。那么,我们该如何将潜龙勿用运用到极致?达到见龙的时候,又该如何理解当前的处境呢?

    历史上运用潜龙勿用最成功的人就是诸葛亮。诸葛亮自号卧龙我是龙,但是我卧在这里,我不急,你们来求我,我还要衡量衡量,琢磨琢磨,要我去求人,我不干。诸葛亮是非常了不起的,整整潜了27年。人家说曹cāo很好,让他去投曹cāo,他不去;孙权不错去投孙权,他也不去。他在等谁?他在等刘备,刘备三顾茅庐,就是他潜出来的。三顾茅庐,诸葛亮给了刘备整个未来的展望,告诉他天下的事情是怎样。刘备听得简直是叹为观止,然后就请诸葛亮下山帮忙。诸葛亮还是没有答应,他让刘备另请高明。这是最后一关考验了,他就想看看刘备怎么讲,如果刘备说“你不下山我怎么办呢”,那样诸葛亮绝对不会下山你怎么办是你的事,我又没有欠你的。刘备也很了不起,他跪下来说:“你不下山,天下的苍生怎么办?我刘备无所谓,不成就不成了,可是天下的老百姓着实可怜。”诸葛亮是冲着这句话才答应的,不是刘备来看他三次他就下山了。

    诸葛亮一下山,他就知道自己非现不可了,不现的话关公和张飞看不起他,而且自己准备了27年就是为了要好好表现,不表现一下,他下山来等于没有下山,所以第一次大战,就让曹军吃了很大的亏。一个人第一次做不好,人家对你就没有信心了。所以九二的爻辞写得很清楚: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潜了很久,一出来就是个大人的样子,不是说“抱歉抱歉,我刚下来,让我磨炼个几年……”,那样人家请你干什么?一个人不表现则已,一表现就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四方八面的打击都来了。老实讲,你表现得不好,没有人打击你;但你表现得好,所有的人都不高兴,因为你抢到他的光彩了未来的机会都被你垄断掉了,老板的心也被你抓去了,我们算什么呢?我想这是人之常情,当一个人表现得越来越好,你就要知道自己已经进入第三个位阶了,叫做惕龙。九三爻辞: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就是提醒我们,此时暗藏危机,防不胜防,必须要高度警惕。

    在《易经》之中,乾卦第三爻的爻辞为: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它的中心意思可归纳为四个字忧患意识。那么,当我们达到乾卦第三爻惕龙的境界时,我们该如何做人行事?从诸葛亮的身上,我们又能得到怎样的启发呢?

    诸葛亮第一次大败曹军以后,曹cāo就把他当做主要的对象,就开始研究他,就使他站在了亮处。一个人站在亮处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人最怕就是自己的状况敌人一清二楚,而敌人在哪里自己却不知道。其实敌人在哪里知道了还不用怕,反正自己跟他面对面,他的状况自己也很清楚,知道怎么去防备。而如果敌人在哪里都不知道,还大言不惭地说:“我才不用警惕呢,做人轻松一点,那么警惕干什么?你看像我就用不着。”其实这种人就叫做没有人把他当对手。一个人如果没有人把他当对手,这个人还有价值吗?所以很多人说中国人小气,见不得人家好,稍微好就嫉妒,就打击人家,其实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会锻炼又锻炼,提升再提升,一点都不敢放松自己,否则的话到了九二以后就开始放纵,就自以为了不起,那就完了,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