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真相背后(第1/4页)  繁华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片刻,公主微微一笑,又似月满新出,微云拂汉,幽幽道:“只做武官,太委屈将军了。”

    李延青仍是淡淡道:“乡野匹夫,不敢觊觎富贵。多谢公主美意。”

    玉真公主点头道:“好,贫道答允。你可放心行事,如有力不能及,尽管开口。”

    李延青和慕容则抱拳应是。玉真公主又道:“二位今日到三清殿,所为何事?”

    李延青道:“我二人随咸宜公主前来进香,礼毕即去,未有他事。”

    玉真公主道:“所见何人?”李延青道:“此地只有一位咸宜公主。”

    玉真公主看着眼前之人,不由笑逐颜开,真如春日梨花,千万齐放,心中暗道:“此人既是姓李,何不生作我家嫡系!”轻拂肩上松针,转身而去。

    李延青待她走出院门,默默取过桌上血书,折了几折,收入袖中,对慕容则道:“走罢!”

    慕容则脸色有些阴沉,道:“从九仙门出宫罢,我是一刻也不想多待。”

    两人出了三清殿,见咸宜公主的步辇还停在外头,默默对视一眼,向西而去。离了宫禁,已是申时三刻,斜阳西下,照的大明宫城墙灿烂如金。

    慕容则忽然道:“你怕甚么?是怕主上对此事不加理会?还是?”

    李延青摇头道:“为了证实我心中一个猜测。”

    慕容则惊疑不定,颇为疑惑地看着他,李延青沉吟一声,道:“但愿我猜错了。”

    一个念头俶乎闪过,慕容则浑身一震,喃喃道:“难道主”

    李延青斥道:“不可说!”慌忙四下一瞧,未见有人,才道:“这是甚么地方,不要命了?!”

    慕容则两手发抖,再也吐不出一个字。

    李延青阖目,长叹一声,遥望宫墙道:“这大明宫看似富丽,真乃世间极坏的去处。生于帝王家,正是天下最不幸事。”

    慕容则惨笑道:“蓬荜有骨肉,富贵无亲情。我区区公府,尚且如此,何况皇室!如今答允了此事,你将如何去办?”

    李延青道:“虽有办法,却须你帮忙。恐要委屈一二。”

    慕容则道:“甚么忙?”

    李延青耳语几句,在他肩头轻轻一拍,道:“如何?”

    慕容则抿唇眯眼,看了他半晌,冷笑一声,眉梢高挑道:“你可真是我的好兄弟!这种好事都想着我!”

    李延青笑道:“除你之外,实在没有更合适的人选!”

    慕容则嗤道:“行了!我答不答应又如何!就怕万一”说着抬手作掌,在喉间虚划而过,“怎么办?”

    李延青摇头道:“不会。至多”两手作拳,向外一拉,做勒绳之状,“我教你一招,容易对付!时候不早,这就去准备罢。”

    慕容则苦笑道:“遇见你,我真不知究竟是福是祸!”

    太极宫含光门内,有一处废石台,乃刑部大牢所在,与大理寺中的诏狱,并称长安两大监牢1。武周时期,酷吏横行,两地均是人满为患,每日都有朝中高官,李姓皇族锒铛入狱。中宗复唐之后,短短数年间皇位更迭,多次大赦,加上李隆基即位后律法严明,禁绝冤狱。此时诏狱之内空空如也,刑部大牢也几乎无人,只有日前因冒称皇族而下狱的前泽王李义珣被关押在此。

    檐角鸱吻衔月,天边星光微微。一个矮小妇人约莫五十多岁,提着食盒蹒跚走入牢房,放在地下,从中取出一壶酒,并四盘菜肴,鸡鸭鱼羊都在其内,摆在桌上。

    李义珣蜷缩在墙角,脊背向外,一动不动。老妇发丝灰白,颇显苍老,看着李义珣,满脸不忍,末了见四下无人,颤声道:“王爷老奴做了你最爱吃的烧鸭c鲈鱼你”

    李义珣仍是不理,老妇满眼泪水簌簌而下,哽咽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