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青山如旧(第1/3页)  繁华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神龙元年,唐中宗李显复辟,其后韦氏乱权,毒死李显,欲效武则天临朝称制,相王李旦之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合起兵,将韦后母女诛杀,拥立李旦为帝,史称唐隆政变。

    李隆基因功立为太子,并于延和元年七月受睿宗李旦禅位,改元先天,是为唐玄宗,清除太平公主一党,次年改元开元。其后数年之间,玄宗励精图治,朝政清明,四方无事,天下太平。

    光阴荏苒,此时已是开元九年。方出正月,钱塘湖残雪犹积,一驾马车沿湖边缓缓驶向孤山,车后湘帘微摇,隐约露出一角翠绿帘幔。车声辘辘,马车到了山里一座庄园门前停下,车夫从身边拿过一只小木凳,跳下马来,绕到车后放下,掀起车帘。

    一个婆子先扶辕下地,向门内叫道:“小少爷回来了!”从车上抱下一个小童。

    半扇大门一开,门内灰衣小厮又来接引,牵住男孩小手道:“小少爷下学了!”车夫将马车从偏门赶入,婆子和小厮拥着那男孩进门。

    男孩约莫七八岁,身穿云纹锦袄,一束黑发垂额,生的模样俊美,粉雕玉琢,乍看女孩儿一般。他身矮腿短,跨过门槛时顿了一顿,忽然问道:“娘亲在哪?”

    小厮弯腰道:“夫人在后堂。”

    男孩点点头:“哥哥呢?”

    小厮待要回答,谁知门外忽地有人“哎哟”一声,声音又尖又细,如同嗓子卡在石头里一般。男孩蹙了蹙眉头,转过身便见一个四十岁上下的妇人站在了面前,正笑嘻嘻地走进门来。

    这妇人生的身材短小,窄额缩腮,下巴上一颗黑痦子如黄豆般大,脸上煞白脂粉里外三层。头绾坠马髻,发缀镂金花,身穿圆领大红短襦,下着柳青长裙,脚上翘圆头鞋,手里还捏着一方大红锦帕。虽已徐娘半老,但这一身装束却是不老不少,配上她眼角道道细纹,着实让人心生感慨。

    男孩上下打量片刻,一双漆黑眸子里促狭之色一闪而过,即蕴上丝丝笑意。那妇人已经毕恭毕敬站在面前,一脸讨好道:“李家小少爷好,几日不见,这小模样愈发可喜了。”

    男孩眉毛一扬,嘴角微挑道:“赵妈妈好!几日不见,妈妈愈发年轻了!”

    妇人闻言,顿时心花怒放,大红帕子将嘴一掩,喜得眼角皱纹更深了一层:“近来多人这样说。小少爷才下学么?不知令堂和大少爷可在家?”

    男孩见她身后丫鬟手中捧着三四幅卷轴,黑眸一亮,眨了几眨,微笑道:“妈妈今日又带来了哪家姑娘的画像?可否让云青瞧瞧?”

    赵妈妈迟疑道:“这”

    李云青见状,微微作色道:“妈妈既不让我先看,想来都是些庸脂俗粉。我这就告诉哥哥去,免得再像上次,惹他不高兴。”说着转身要走。

    赵妈妈立时急了,上前哄道:“小少爷别急,别急”说着让丫环捧过卷轴,一面展开一面道:“这些可都是杭州城里数一数二的大家闺秀,名门淑女,小少爷既然想看,看完之后,别忘了和大少爷说说”

    李云青两眼盯着卷轴,也不知对她一番言语听进几句。待到图画一展,只见画上一个妙龄女子,体态纤细,双环垂髻。上着粉紫色窄袖短衫,肩披水红半臂,纨素束腰,长裙曳地。两鬓含青,娇颜半露,可谓美矣。

    赵妈妈在旁不住口称赞:“这是刺史王大人家的嫡女,今年已经及笄,就这模样,怕是整个杭州城也找不出第二个!”又打开另外几幅,一个个指点:“这是城西刘家的嫡次女,她家可是杭州首富!这是城南孙家的嫡女,这是城东”

    一通说辞喋喋,这些女子若非门第高贵,便是家财巨富,且无一例外均是嫡出。怎奈李云青因父亲别无姬妾,并不知晓嫡庶有别,始终不置一语。待到赵妈妈已经说得口干舌燥,这才抬起下巴,哼了一声道:“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