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51章 芸芸众生相十三(第1/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从1632年日本战败于东协联军被迫开放国门之后,原本就被日本上层人士所重视的汉学,现在更是成为了日本上下各阶层所努力学习的显学。

    上至朝廷公卿大名,下至武士商人,都把对于汉字的学习视为了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公卿大名学习汉字汉诗,想要借此同明国的官员拉近关系,从而获得对方对于自己的支持。而武士商人们学习汉字,既是为了出仕和贸易而考虑,更有人是希望能够从大明这里学习到富国强兵之道,从而恢复日本的独立地位。

    和满人喜欢拿三国演义作为文化教育和军事教育课本不同,日本汉学家们则对水浒传赞不绝口,这些汉学家们认为水浒传使用的口语极贴近大明市井之言,只要能够把水浒传真正读懂了,那么同大明人之间的交流就不会出现任何问题。而想要学*明的富国强兵之道,正确而有效的交流显然是第一步。

    当然,通读水浒传虽然让这些日本人以最快的速度融入了大明的市井文化,但也给他们留下了一些后遗症,比如动不动给自己或别人起绰号,把兄弟义气上升到了和对主君忠诚不相上下的地位,最后便是对于体制的反叛情绪。

    在过去的日本,也就是刚刚结束战国时代的日本社会,忠诚于主君乃是武士唯一的美德,哪怕自家的主君再怎么无能昏聩,背叛的主君的武士都会被视为败类。这也是为什么,会津藩崛主水一族背弃主君加藤明成时,江户幕府会漠视加藤明成违反幕府法度,出兵缉捕崛主水一族。因为在江户幕府眼中,崛主水一族背弃主君的罪过实在是更大一些。

    市民权力更大一些的大阪幕府却选择了庇护崛主水一族的女眷,正是因为大阪市民阶层深受大明市井文化的影响,已经不再把武士忠诚于主君当做唯一的美德,而是把维护天理正义看做了比忠诚于主君更为重要的美德。

    随着时间的延续,日本上下都意识到了外国人在日本的特权正危害着这个国家的未来,谋求恢复日本政治、经济独立的呼声,正日渐成为社会主流的共识。

    但是随着外来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的不断传入,日本上下阶层之间的分歧也变得越来越大。上层武士和大名试图赶走外国人后彻底的闭关锁国,恢复过去井然有序的封建等级社会,让底层民众继续给养自己。

    而中、下层的武士和商人们则希望在恢复了日本政治、经济上的独立之后,学习中国向外拓展领土,从而令日本成为一个开化而文明的国家。

    这两种思『潮』的对抗,正渐渐形成了闭关锁国和尊王攘夷这两大救国理念。日本的藩阀政治,加上江户、大阪幕府的对立,使得闭关锁国成为了许多大名的共识,尊王攘夷的支持者也颇受官方的打压。

    但是在大阪地区和派往大明的日本留学生中,尊王攘夷的支持者却是大多数。虽然在各藩大名的训斥和打压下,留学大明的武士们选择了隐藏自己的政治主张,并进行隐秘结社来对抗大名们对于尊王攘夷派的打压,但日本留学生中的尊王攘夷派还是损失了相当一部分力量。

    蒲生直柔此次代表熊本藩尊王攘夷派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各藩尊王攘夷派同志大会,也是抱有着相当大的期望的。他原本以为,在各藩大名的压迫之下,各藩的尊王攘夷派同志总该放下过去的藩阀成见,一起商议出一个团结各藩同志们的救国章程出来。

    但是会议召开不久之后,他就发觉自己还是太过乐观了。萨摩藩和长洲藩的代表互相争夺着领袖的位置,其他小藩的代表则试图抱团抵制几个大藩代表的独断专行。

    哪怕是对尊王攘夷这个政治理念的解释,也有着众多分歧。有些人认为应当彻底打到藩阀政治,取消大阪、江户两大幕府,由天皇亲自出面主持大局,方可动员起日本上下共同对抗外国人在日本的政治和经济入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