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89章 内忧(第1/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黄台吉送到蓟州的这封公开信,蓟州城内的官员不敢隐瞒,也实在是隐瞒不了,于是立刻派人把信件送回了京城。请大家搜索看最全!的小说!

    内阁拿到信件之后,却不敢立即送到崇祯面前,黄台吉信语气狂妄,已然把自己同大明皇帝放在同等地位。内阁诸臣觉得把信件郑重其事的送到皇帝面前,不管崇祯做什么反应都不大妥当。

    不回应则显得有些示弱,回应的话等于承认了黄台吉有资格同大明皇帝讨论是非对错的权力,无形便抬高了黄台吉的地位,这让内阁诸臣难以接受。因此,几位大臣稍稍进行了讨论之后,决定无视这封信件。

    他们认为只要接下来把后金军赶回关外去,那么黄台吉对大明皇帝的质问也无疾而终了。更何况,把信件递交给皇帝后,如果皇帝要求他们拿出应对措施来,他们都觉得自己无法拿出一个万全之策来,那么还不如干脆瞒下这封信件好了。

    黄立极等人的想法是不错,但黄台吉发的既然是公开信,在前线的锦衣卫和社会调查局自然也能得到信件的内容,因此崇祯还是获悉了这封信件的内容。

    对于内阁采取这种不予回应的处置方式,崇祯显然是不认可的。如果后金没有破关,只是派人在关内散发一些传单扰乱视听,崇祯倒是不介意采用内阁现在的处置方式。

    但是现在黄台吉带着大军破关而入,在这封公开信后面的,是后金数万耀武扬威的大军。如果大明不作出回应,岂不是默认了黄台吉在信诉说的出兵理由是正当的,尚未开战,打落了自家军队的士气,崇祯肯定是不会接受的。

    于是朱由检在看过了黄台吉的公开信之后,便让王承恩传话给内阁,要求内阁诸臣拿出一个应对措施来,驳斥黄台吉颠倒黑白、强词夺理的出兵借口。

    不过内阁诸臣在两日内连续撰写了3、4篇字,都未能让崇祯感到满意。于此同时,前线的状况,也一日坏似一日。

    后金右翼兵马破开大安口之后,3日内连续五次击败救援大安口的明军,夺取了马兰营、马兰口、大安营三座小城,从这些地方败退下来的明军残军数百人退到了遵化城西面20公里处的石门镇。

    但后金右翼继续派出人马追击,把这只残兵逐出了石门,切断了蓟州和遵化之间的联系。而此时左良玉和茅元仪才刚刚抵达蓟州城,无法得知遵化城详情的两人也不敢冒进,只能派出一部分兵力守住距离石门镇10公里的马伸桥,稳住形势后再打探遵化的详情。

    到了这个时候,连茅元仪也不能确认,此前总参谋部设定的作战计划还能不能继续实施。因为总参谋部此前所有的计划,都是建立在遵化和三屯营两城能够拖住后金主力,使之不能南下的基础的。

    甚至于,算三屯营失陷了,只要能够保住遵化城不失行。因为蓟州镇转运长城各口的大量军需,都放在遵化城内。如果让后金攻下了遵化,那么后金补了长途远袭,携带物资不足这个最大的缺陷。

    现在是农历10月末,到了11月旬,北方必然会开始下雪,如果后金大军不能在11月旬前打开遵化城,那么必须要考虑尽快出关返回沈阳的事宜。否则大雪封山,后金大军等于被封锁在关内了。

    算女真八旗再怎么吃苦耐战,也不可能在粮食不足的状况下,穿越千里雪原安然返回沈阳。如果他们真的做得到的话,他们都是内裤外穿的超人了。

    但是,如果让后金军队现在攻下了遵化,那么解除了粮食缺乏危机的后金军队,既可以依托坚城守到来年春天,也能派出一支精兵绕道丰润或是玉田,或是前后夹击蓟州城,又或是继续南下攻打通州、河西务甚至是天津。

    于是现在的局势变成了,谁掌握了遵化城,谁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现在唯一能够尽快支援蓟州城的,只有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