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16、艺术真实(第6/15页)  龙少情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问题,构成问题的是刘雨霖在导演这个剧本的时候,使用了一种“照搬”现实的轻松手法,而无论说还是剧本,都带着浓厚的荒诞色彩。

    仅从内容上来看,《一句顶一万句》的说是不太真实的,它不是按照现实主义美学原则来写的,但叙述者声音的真诚,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读者最后读到的说仍然显得真实,这是一种阅读过程中感知到的真实。

    因而,当刘雨霖用“现成”的物来还原说的时候,真实观转置到了对现实之物的直观中,观众自然会以现实生活中累积的经验来判定电影的真实与否。电影《一句顶一万句》的失败之处于是显露出来,它混淆了说的真实与电影的真实本质上不同的运作方式。

    冯刚的《我不是潘金莲》同样改编自刘震云的说,剧本也由说家本人亲自操刀,但为何这部电影没有给我们失却真实的观感,而电影《一句顶一万句》却显得如此溃败?

    原因很可能是冯刚将剧本转化为影像的时候,用了非常形式化的表意方式。这一点看过的观众都已经知道了:电影史无前例地使用了一种圆形的画框,并在不同的时刻巧妙地变换画幅,而在环境的使用上,相当原始地采用一种重构的环境,而不是新现实主义那样直接显露真实的现实环境。这与《芳华》是一样的,两部电影用一种“假”的环境来表达一个“假”的剧本,而结果是两部电影在影像中创造了属于自身的真实。

    冯刚成功了,因为他不自觉地区隔了说的真实与电影的真实;但刘雨霖失败了,即便她的父亲将最好的说留给了她,并全力操刀剧本。刘雨霖没见到说与电影在获致真实感上的差异,继续机械地将一部带有荒诞色彩的说转制为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根本矛盾因此发生:电影既没有获得电影自身可能具有的真实感,同时也没能保留住说中的真实。

    改编此类说的方法,无论是用表意还是形式化的手法,只要不是现实主义的,都将避免掉观众对虚假的责难,不经意间可能还会留存说原本的真实。

    …………

    第二篇:说和散文的区别

    本来上学的时候好像学过;不过最近看鲁迅的书,又糊涂了。他写的明明就是自己故乡发生过的事,和身边人的故事,仅仅是把绍兴城说成s城或者鲁镇,把认识的人改个名字,这就成了说了?我原来以为说都是不太真实的,有虚构的成分,可是现在则弄不清楚了。

    烦请专家讲解一下。(以下是友答问)

    一、概述

    说和散文是人们接触比较多的文体,有很多人有时读到一些文章后搞不清楚是说还是散文,其实,正是因为说和散文有相通的地方,所以有时才会有人搞不清楚。那么,说和散文到底有哪些相通和不同的地方呢?

    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说的分类就不说了,关于说的主要特征:

    1、必须细致地塑造人物形象,、必须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必须给出具体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

    关于散文的主要特征:除了诗歌,说,戏剧,其他的文章差不多都可以称为散文,这是人们广义上的理解,也可以说是大众式的理解。而狭义上的理解就有抒情和记叙散文两类,也有人在叙事散文中又分纪实散文,与报告文学和杂文可以并列。

    散文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直接表现作者强烈的主观感受,根据主观感受的需要选择人物的一些活动和生活事件的某些镜头进行描述。

    、紧紧围绕主题,广阔而灵活地选用生活侧面,一篇文章中可以古往今来,展开充分的联想,抒发感情表现主题。

    、语言优美,胜过推敲,达到一定的美学境界。

    二、区别与比较

    区别与比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