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 吊唁午梦堂(第2/5页)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死是活,肯定是到处在寻找自己,他们是绝对找不到任何消息了的,想必更为难过,顿时他的眼角也有些模糊了。

    今天正是出殡下葬的日子,下午李致远也跟着一起去了叶氏坟地,坟地又将会多出一座新坟,叶父看着这十来年逐渐增多的妻子儿女的坟墓,每座墓碑皆是他亲手所立,这该是何等的悲痛欲绝啊。

    坟地中苍凉萧瑟,偶有几声乌鸦的啼叫,秋风阵阵,吹乱了大家白色的丧服,吹凉了所有人的心,李致远看着多次经历丧子之痛的叶绍袁老泪纵横,摇摇欲坠的样子似乎再来一阵秋风就能将他推倒,身边的儿子紧紧地扶住了他,李致远也看着很不是滋味,想安慰却又不知能说些什么。

    从墓地回来的时候,叶绍袁尽管心中悲痛,但还是坚持着亲自领着李致远返回,并对此时叶家招待不周表示抱歉,又感谢他救了叶小繁,还不辞辛苦送其归家并祭拜其兄长。

    李致远觉得在人家家里出了这种事情的情况下还惦记着人家的女儿有些羞愧,一再表示真的不需要感谢他,“伯父,您真的不用感谢我,能救令千金是一种缘分,也是我的荣幸。”

    叶绍袁闻言一愣,瞥了一眼正看着自己和李致远的女儿叶小繁,若有所思。片刻之后又问道:“听李公子口音似乎不是苏州本地人?”

    “晚生是湖广荆州府人士,此次其实是路过苏州吴江的,能救小姐实在是侥幸。”李致远恭敬地答到。

    “哦,那公子是在读书还是来此地游玩的?此行是要前往何方?”

    对于自己的来历c家庭情况c今后打算,李致远早已经想好了一番说辞,镇定自若道:“伯父,晚生姓李名致远,草字澹泊,您直呼我名字即可。”

    “不瞒伯父,晚生在崇祯十五年壬午科的湖广乡试中侥幸中举,奈何却在今年的春闱会试中名落孙山。在京师时听闻武昌已被贼军张献忠所部攻占,湖广多地沦入贼手,路上兵荒马乱的,晚生不敢贸然回乡,况且在下的父母几年之前都已经亡故了,如今孑然一身,于是就决定先来江南游玩一番,再决定去留。”

    “在杭州时听闻时局越发恶化,督师孙传庭拥兵十万出关,与李自成于河南对峙,大战一触即发。晚生推测结果恐不容乐观,料想不需多久即可听闻战果传来。”

    “如今既然天下不宁,国家危难,晚生也实在不想再继续埋头苦读做个无所事事的书生了,故打算乘船从杭州前往金陵,去南京吏部挂名报备,看能否先谋个一官半职,也好报效国家,谁知在吴江附近竟遇到乱匪埋伏抢劫杀人,碰巧救了令千金。”

    听过李致远的经历和想法,叶绍袁觉得此子的思想c行事风格颇有些奇特,对他的心胸和抱负也很是赞赏,又想到自家情况,感叹道:“澹泊,老朽听你此番言论足见你心胸开阔,既不强求于科举应试,天下危难之时又不忘报效国家,唉,若是老朽的几个儿子也能看开点,或许也不至于相继抑郁而终。”

    “你能对朝政局势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想必也是心怀抱负志向远大之人,或许有朝一日真能成就一番事业,老朽是不行了,近年来亲人子女相继病亡夭折,身体也是每况愈下,如今归隐田园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或许也没几年好活了,离开这尘世对老朽而言其实也是一种解脱。”

    接着话题一转,叶绍袁继续道:“不过你以举人之身做官终究不是入仕的主流,吏部大挑时举人大多很难补上职缺,若侥幸补上,或是微末小官,或是外放偏远贫穷之地,且今后升迁艰难。”

    “若是天下承平之时,老朽是断不赞成此举的,但如今天下暴民乱军四起,关外建州鞑虏频频南下扣关劫掠,荼毒北疆,我大明已是内忧外困,隐有大乱之兆,大乱之时亦是建功立业之时,你此举说不定也是一条明路。”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