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18 章(第1/4页)  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那由他和他的弟子去处理,也算是让他们亡羊补牢,给了王泽一个看是公允的天大人情。

    当下秦桧用他那老练的辩才侃侃而谈,说了用这几名王门子弟处置的好处,并隐含提出王泽当身体力行,去化解这场危机,最后才说了一句:“当下也应当让这些年轻人历练一番了!”

    李纲的脸色即惊疑又yīn晴不定,他明白如果能化解危机,把即将到来的风暴转移到朝廷掌控的有力范畴内,那这几名王门子弟真可谓是邦国之才,日后在风气日益趋向开放的士林中将享有极高的声誉,前程亦是不可限量。但他想到这些的时候,仍然是秉承一片公心,无论日后怎么样,能化解这场经济危机,培养出一批人才也是朝廷之幸。

    王泽犹豫半响,才慢吞吞地道:“他们对于经世之学的确是不二的人才,但都太年轻了,阅世不深恐办事矫正过妄,会之兄既然深通经世道理,理应当此大任才是。”

    秦桧眉头微动,他立即领悟王泽话后蕴意,王泽对他的建议几乎是全盘接受,说这些弟子阅世不深不过是套话而已,他真正的目的是不想王门子弟过于招眼。实际的cāo作可以做,但场面上的事还须要一位能为他们遮风挡雨的重臣,既然他提出这个颇和王泽心意的建议,王泽也投之桃李相报,毕竟对于朝廷而言这是一件绝对的要务。想想如果一旦领下这份好意,后面的事情,他或许……

    秦桧微笑不语,但他暧昧的表情已经把他的心思表露无疑,王泽之意正中他的心思。

    李纲捻须不语,他何尝不明白王泽要接着解决这场危机,又要策动一场大的人事安排了。不过也好,朝廷在北伐之前肯定要进行一轮大的调整,既然这样,还不如顺水推舟,自己也好趁便把握。

    “会之深蕴邦国经济,应当之无愧……”

    第八章

    秦桧在李纲顺着王泽的话肯定了他之后,才淡淡地笑了,有王泽和李纲二人的这番话,他重返都堂仅仅是时间问题,参知政事虽然是副相,但也掌握军国大政,枢密使算什么?不过是主持军机的内臣罢了,他可不愿意把时光浪费在区区枢密使职事上。

    王泽并没有给秦桧过多的时间回味,他接着道:“要化被动为主动,人选是一个方面,国库积累上断不可马虎。时下可以先从朝廷入手,制定律法细则、压缩市面上非关乎国计民生的奢侈品产销,稳定工商物价,待爪哇与扶桑运送金银的船队一到,就可以大刀阔斧地进行规策。”

    李纲点了点头道:“德涵说的是,应当先从根基做起,截断源流,再全力矫正。”

    “哈哈……”王泽爽朗地笑道:“兵法云擒贼先擒王,就是这个道理,控制源头、梳理市面、徐徐抬高百姓收入,完成这三项,宝钞自然会恢复信誉,朝廷亦可坐收其利。”

    秦桧对于慢慢地抬高百姓收入并不是哪么信心十足,也不怎么感兴趣,他已经开始计较如何平息这场危机,其它的对他而言都不是十分重要,只要解决了危机,以后的事情就不管他的事了。

    “朝廷只要度过这场危局,国库足以应付一场规模浩大的北伐……”李纲眉宇间显的哪么的兴奋,他相信王泽和秦桧有能力应付这场还不算严重的危机,与秦桧心思不同的是,他考虑最多的还是他魂系梦绕的北伐大业。

    “是啊!应该是时候了”王泽语重心长地叹了口气,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危机和化解危机后再进行战争,两者权衡之下,还是第二个方案有利于长久的稳定,因为把危机转嫁军事矛盾上毕竟不能持久。

    三人散去后也已经深了,王泽回到了城内的府邸,尽管他多年来一般都住在城外别院,但城内的府邸毕竟是宰相府邸,面子上也不能太过不去。经过了一次修缮与扩充后,相府的规模、气派亦是颇为宏大,当然不能与别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