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17 章(第1/4页)  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没有任何变化,李纲口中的崔夫人正是高丽亲宋派首领人物崔濡的yòu nǚ。自从他回归朝廷后,为了实现加强对高丽的拉拢,毫不犹豫地把崔氏立为侧室,朝廷也在王泽举行了纳妾的仪式后,封崔氏为郡夫人,给了她相当高的地位。

    “时下这盘棋定势已经摆开,关键的一步就要看朝廷是否能把内政处理得当。”

    李纲听到王泽的隐语,顿时双目放光,但王泽所提到的内政又令他颇为头疼,禁不住蹙了蹙眉头,就是秦桧亦是脸色沉凝。

    “会之兄对于宝钞有何高见?”王泽知道李纲对于经济并不擅长,反倒是秦桧是把内政好手,所以才向他问策。

    秦桧却淡淡地道:“德涵莫言,枢府又岂可过问邦国经济。”

    第六章

    王泽和李纲二人都不曾料到秦桧会说出这话,他二人禁不住愕然诧异,但两人都是宦海沉浮的老辣杰出人物,在稍稍愕然之后旋即明白秦桧的那点心思。这些年来,王泽和李纲他二人把持都事堂政务,由于二人相互间还算是较为默契,使都堂的权威不断加强,宰相的权力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二人是朝野上下乃至金国都承认的大宋最有权威的人物,有他二人在都事堂几乎没有别人chā手的空隙,要不是李纲还有一些顾及皇家体面的心思,王泽就几乎把内朝给架空了。有了两个强有力的重臣在都事堂发号施令,秦桧主持的枢密院自然沦落到一个纯粹的军令执行机构,反而做为军政系统的兵部权力随着都事堂的强势而日渐增强,除了他还能参与军国政务外,其他副使几乎形同虚设,自然引起一些不满,这也是在情理之中,毕竟人家也是朝廷的执政大臣。

    王泽稍带歉意地道:“会之兄为天子内臣之首,岂能不予军国重事,谁人不知会之兄对国计民生向来是行家里手。”

    李纲并不认为王泽的解释有什么作用,但他还是帮衬了一句道:“会之你我三人共讨天下大事,何分东西二府!”

    秦桧脸上不经意地一笑,显露稍许的尴尬,他说出带有怨气的话并非无疑,而是在王泽和李纲二人面前拿拿架子,发泄一下牢骚而已。这些年来,他执掌的枢密院纵然是权柄日益缩小,但这也是新官制继续发展的必然,在他看来做为内朝最有权势的枢密院也应当把相当一部分权柄归还兵部,已达到削弱皇权加强宰执权力的目的,何况王泽并没有可以消减他作为执政的权力,反而遇到军国重事,召集全部宰执会商,重大事由由他们三人先行商议。或可说,先三省归一,后削弱枢密院权力,以达到减轻皇室对外朝控制,进一步增强外朝宰执权力的目的,并非针对于枢密院几位执政,更不是针对他们某一个人。

    “德涵忧郁甚是,时下民间工商发展极为迅猛,对于民生国计来说是好的,但一些jiān商毫无节制地cāo控民生经济,以谋取钱财,朝廷却无力进行约束,再这样下去势必引起动dàng,皇宋宝钞亦会因此而面临贬值,最终或许会导致朝廷威仪受到损害。”

    王泽听的暗自感叹,秦桧身为枢密使,并不曾接触朝廷经济方面事务,他却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存在的危机,不能不说他在枢密使任上是本末倒置。

    “所幸宝钞规模不大……那以会之之见,如之奈何?”李纲有感而发,他亦是对秦桧的内政之才颇为看重。

    “看是千头万绪,实际上并不难解决,尤其是当此苗头初现之际……”秦桧yù言又止,大大地卖了个关子。

    王泽心中一动,急促地问道:“愿会之兄赐教。”

    “不敢、不敢德涵太谦让了!”秦桧舒畅地捻须笑道:“其实治病良方都在德涵大作之中,我也是偶尔拜读,方才稍有体会。”

    “哦”王泽愕然地看着秦桧那张意味深长地脸面,立即想到自己多年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