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87 章(第1/4页)  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支持。得寸进尺,不知李纲能否接招,他心下自是有些惶惶。

    李纲毫不含糊地道:“如为天下谋,某又岂能不尽绵薄之力。”

    王泽面色舒展许多,尽管李纲的话模棱两可,但毕竟是做出了承诺,这一步确实不易。

    “官制非易事,当年范文正公的庆历新政,与神宗皇帝元丰改制无不是无疾而终,德涵若无妙招,断不可意气用事。”

    王泽能感受到李纲的善意,当年范仲淹与神宗皇帝锐意官制改革,面对的是整个大宋官僚集团盘根错节的抵抗,范仲淹主持的新政,由于仁宗皇帝的退缩,仅仅三个月便告终结。神宗皇帝在王安石变法失败后,一个人艰难地推动着大宋官职改革,终究是阻力重重,换汤不换yào,官制改革最终在未能触及官僚集团利益的情况下无疾而终,给后世有识之士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李纲的支持,可以说是一位正统士大夫内心深处对改良弊政的渴望,他的模棱两可,可以理解为,是对两次失败心存余悸,也是士人对整个堕落官场无力的无奈。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国朝已然到了非彻底变法不可得的地步,与其任由步入消沉,不如由我们去做一做。”王泽说话间关注李纲的脸色,当看到他微微颔首,接着道:“军制尚不完善,可以慢慢来,官制必须要改,刻不容缓,体制不改,经邦之国便无从谈起。”

    “愿闻其祥!”李纲的眉头微微颤动,颇有意味地望着王泽。

    第三章

    “在下第一步就是升品抬阶……”王泽说话间眼睛紧紧盯着李纲脸色,虽然很失礼,但他必须要这么做。

    “百变狡狐就是百变狡狐,这个雅致的称呼,倒不妄于他!”李纲眯着眼睛,捻须静听王泽细细道出,官制改革详细步骤与可能遇到的困难并各种解决方法,一股原来可以这样做的顿悟,在他心中油然而生。

    二人正在相互摸着对方的心思,尽管已经达成联合的默契,但有些时候还是需要谨慎一些为好。

    李墨涵手执一封公文,急步走上台阶,在他二人数步内停下。

    “是文渊来了何事啊?”王泽见李默涵不是时候地到来,禁不住眉头微动。

    李墨涵走上前去,将公文递上,道:“孙相公请李相公、恩师亲览。”

    王泽接过公文,望了李纲一眼,将公文打开,稍稍一看之后,沉声道:“该来的果真是来了!”

    当李纲看完公文后,重重地放在一旁,他面色灰沉、目光复杂地望向残局,沉声道:“果不出德涵预料,兀术三路入犯河朔,连路线也如兵棋推演相差无几。”

    他惊讶于王泽力主的兵棋推演,竟然精准如斯,原本他并不欣赏这种另类的主张,在他看来,这就是让一群将帅聚在一起纸上谈兵,与其如此,还不如真刀真qiāng地在战场上历练。他虽然承认推演不失为一种培养将帅的手段,与实际情况或许没有太大的出入,但他对这种几个人在沙盘上,指指画画,决断千里之外的推演,还是有些排斥,今日的塘报令他吃惊之余,对兵棋推演的效果产生强烈的惊愕,简直是太精确了。

    王泽能理解李纲此时的心情,对于金军的入侵,朝廷几位宰执都有心理准备,但是这个时刻来临之际,还是有感于都堂不做置戍河朔的负疚,尤其是李纲这样最坚决的主战大臣,目睹早已明白的结局而无能为力,其心情沉痛可想而知。

    “金军攻势迅猛,此时恐怕河北西路已经沦陷,不知侍卫水军在东路能否及时登船?”王泽最关心的还是河北东路沿海军州,正在抢运人口、财帛的水军船队,还有在沿河州郡前深的各支侍卫大军前锋。

    李纲起身缓缓度步,口中道:“纵是让女真得逞,亦不能让他们为所yù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