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86 章(第1/4页)  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江宁法宝寺高耸的涵虚阁下,王泽与李纲二人分居石桌,手执黑白,在十九路文枰上坐而论奕,法宝寺挂牌主持木云和尚面色闲逸地坐在一旁观战,余光不时地扫到王泽身旁红木盒子上,嘴角上尽是意味深长地笑意。

    王泽身穿白缎长衫,头发用一块方巾扎起,神色悠闲自若地凝视着石桌上的棋局。李纲则是一袭灰麻葛衣,已经开始花白的头发用一根玉簪盘着,清瘦的面颊带着淡淡的微笑。

    落下黑子后,忽然间,李纲双目闪过一道精光,似笑非笑地看了王泽一眼。王泽手执白子,正全神贯注地观望棋局,神情仍然淡定自若,手却有些微微颤抖。

    “德涵,承让了”李纲淡淡地道。

    王泽仍是没有言语,目光紧紧地盯着棋局。

    木云面带他一贯的富有渲染力的微笑,慢悠悠地点评道:“中原大势早定,李相公占据南北偏吁,王相公如龙困浅滩,大势已去矣!”

    王泽抬首看了眼木云,失落的道:“当年李大人乃翰林国手,在下岂能与之争锋。”

    李纲淡淡一笑,轻轻抚捋长须,并不以王泽不甘服输为意。

    木云斜看李纲一眼,笑道:“王相公造诣亦是不浅,无奈逐鹿中原之时,太过执着一城一地之得失,以至于深陷困境而不能自拔,失去经略一偶,他日重定中原时机。”

    王泽深以为然,洒笑道:“大和尚说的倒有几分道理。”说罢将白子抛入檀木棋盒中。又道:“今日叨扰大和尚,却是让香客们不能来涵虚阁观游。”

    “阿弥陀佛”木云合掌道:“万事当讲一个缘字,佛家供有缘人,芸芸众生求此缘字,二位相公却是普度天下苍生的菩萨,有暇闲游佛地,释迦弟子们自当静地相候。”

    “大和尚好刁钻的一张嘴皮。”李纲忍不住笑骂道:“老夫今日乃葛履道袍而来,怎生托成了菩萨,还望大和尚指点迷津。”

    “我倒是要看看大和尚如何说道。”王泽一脸幸灾乐祸地看着木云。

    “何曰佛、何曰道,佛讲今生修来世、道说来世修今生,不过是虚幻缥缈之说罢了。”木云淡淡地笑道:“诸般道场还不是出自人口,普度天下苍生者便是慈悲佛心、斩妖除魔者便是仙家道骨,二位相公度天下苍生,而贫僧度佛缘之人,二位相公看我等三人在此幽静之处,又有何区别?”

    李纲捻须颔首,笑而不语。

    王泽爽朗地大笑道:“大和尚若居庙堂,何愁公卿鼎铭之食!”

    木云微笑不语,他的目光中充满了自信与得意之色。他绝对是一个热衷于功名之人,虽身在佛门,但那一腔拳拳之心,促使他用委婉而又含蓄的方法接近并jiāo纳了当朝这两位最有权势,最被他看好的重臣,这个过程已经有数年之久。令他欣慰的是,这两位重臣,终于可以联起手来,他的目的算是达成一半了。

    而那日王泽拜会李纲的时候,李纲书房内并非仅仅两人,而是三个人,这是局外人甚至连朱影也不曾知晓的。

    “这局,我输的心服口服,可借你大和尚,尚可起死回生。”王泽笑眯眯地看着木云,话中蕴涵万般悠长意味。

    木云对朝廷政局走向是了如指掌,大范围地经略海外已经势在必行,王泽与李纲同来法宝寺,本身就是意见不同寻常的事情,与其说是来散心游玩,不如说时下朝廷的国策已经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当接触到王泽那双充满自信的眸子时,他笑在心中,知道自己大显身手,实现平生抱复的时候终于来了。

    李纲亦是淡淡地道:“禅师棋力造诣非凡,有他相助,东海之上或可成事,然庙堂之上对德涵经营南海颇多微词啊!”

    王泽明白李纲所指是他所倡议的对三佛齐行灭国之战,不同于对高丽的是,三佛齐虽然重税苛难大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