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9 章(第1/4页)  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解决这件难办的事情,他相信自己皇后的智慧。而且他认定李纲不会甘心接受外放,毕竟做为执政大臣,理所应当的可以拒绝不合理的任命,在看过李纲所上的子时,就明白以李纲个xìng,是不会为了两河宣抚使区区节臣职位,甚至尚书右丞的执政之位,而委屈了自己半分。

    朱影对李纲的任命似乎并不在意,却对赵桓无意中所说的耿南仲保荐王泽外任,并且自己也有意思以王泽的外放来,迫使李纲就范大感兴趣。

    她当即就明确表示对赵桓的想法极为赞同,但对王泽外放两河就任不以为然,并建言可放王泽在京西担任帅臣,并且要引王泽抬阁,这样不仅能迫使李纲无言以对,而且还能在京城之侧随时招唤王泽。

    赵桓很吃惊朱影为何这般建议大用王泽,且不消说抬阁以王泽目前的官职差遣,天章阁直学士再行抬阁那就是龙图阁直学士,龙图阁学士、直学士非同小可,班位仅在枢密直学士之下。须知京西北路乃是汴京的最后一道西壁,河东有失,京西北路将直接面对金军强悍的西路军,任用方面帅臣万不可轻率。

    赵桓当即表示王泽可以出任京西北路要职,并没有明确王泽担任何职,朱影也没有多问,最后只是说内fù不便干预外朝大臣除授,便把话题转到宫内琐事之上。

    福宁殿的这番对话不久便到了耿南仲的耳中,耿南仲连夜入宫觐见,在福宁殿小阁内与赵桓密谈半天,并屏退所有内侍、女官,所议之事并无外人知晓。

    次日,御史余应求、司谏官陈公辅等人相继上言李纲不当去朝廷,赵桓皆以为为大臣游说,斥去之,在耿南仲的暗示下,赵桓决定外放王泽以示李纲。

    宣诏任命王泽以天章阁直学士、京西北路都转运使、权知郑州军州事,不是经略安抚使,但王泽心领神会的欣然领命,毕竟能出汴梁而且又在此附近,都转运使权知郑州军州事也不错了。到了这个时候,赵桓的意图昭然若揭,就要看李纲识不识实务,领旨不领旨了,大臣言官们都已是心知肚明,无敢言者。

    陈公辅急急火火地劝诫李纲道:“公知上所以遣行之意乎此非为边事,乃yù缘此以去公,则都人无辞耳。公坚卧不起,谗者益得以行其说,‘百变狡狐’遽然外任,公不知何意乎?天子怒且不可测,奈何?”

    李纲并不以为意,反倒劝陈公辅不该揣测上意,当以时局为重。

    许翰在河东战后,几乎时闭门谢客,没有来劝李纲,只是着人送来亲笔所书‘杜邮’二字。

    李纲见字,吓的汗流浃背,楞楞地看了半响,惶恐上札子受命。

    原来,杜邮乃是古地名,又称杜邮亭,战国时秦昭王遣武安君白起不得留咸阳,白起出咸阳十里到了杜邮亭,秦王派使者赐见,白起知秦王之意,逐拔剑自刎,后人常用杜邮做为大将遭受猜疑被杀的典故,故而李纲惊惧不已,惶然受命。

    随着李纲的接旨,赵桓出人意料的赠予李纲《裴度传》。

    李纲惊疑之余上札子,具曰:“吴元济以区区淮蔡之地抗唐室,与金人强弱固不相侔,而臣曾不足以望裴度万分之一,以度况臣,实谓非lún。且言诸葛亮《出师表》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夫君子、小人,于用兵之间若不相及,而亮深以为言者,诚以寇攘外患,有可扫除之理;而小人在朝蠹害本根,浸长难去,其患有不可胜言者。是以吉甫赞周王以北伐,必有孝友之张冲。裴相赞唐皇以东讨,必去jiān邪之元稹。用能成功,耀图史。君子、小人之不两立,从古已然。臣窃观陛下嗣位之初,适遭金人入寇,宵旰忧勤、厉精图治,思刷前耻,虽古帝王勤俭之德,无以远过。然君子、小人尚犹混淆于朝,翕讹成风,殊未退黜。谓宜留神照察,在于攘逐戎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