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8 章(第1/4页)  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皇回銮,陛下理应赴迎,此lún理纲常,陛下家事,何问与臣子。”

    赵桓闻言,没有表示与否,但双眼中却透出欣赏的目光。

    耿南仲冷笑道:“素闻王大人只是与蔡氏一向jiāo好,无结jiāo内官之闻,如何今日竟然为几名内侍如此卖力说情?”

    耿南仲此言甚是歹dú,不仅在赵桓面前提及王泽与蔡京的关系非比寻常,更是隐晦地指出王泽暗中结jiāo前朝内官。

    结jiāo内官倒是没什么大不了的,试问就是这殿中诸位宰执大臣包括他耿南仲,谁人没有结好大内中几名宦官,以通消息。但知道归知道,在皇帝面前说出来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自大宋开国以来,皇帝对外官结jiāo内侍都是严厉限制,即便是赵佶当政时恩宠宦官,亦是不许朝臣与内侍jiāo接甚密,王黼失势罢相就是一例。

    何况耿南仲暗指王泽结jiāo前朝的几名臭名昭著,被赵桓所不齿的大宦官,就是要将这几天来王泽出尽风头,并在赵桓那里逐渐受到重用的趋势扼杀。

    “陛下明鉴,臣只是以事论事,绝无为人开脱说辞。”王泽惊出一身冷汗,这要是在赵桓心中做实了,那他的心血可就废了大半。

    赵桓却淡淡地说道:“此凡议事为上皇回銮,它事可无须再提。”说着目光转向太宰徐处仁。

    王泽这才放下心来,暗自舒了口气,看来自己这些天来做的还不错,尽管赵桓话中还是有隐隐的不信任,但对他还是较为宽容,暂时为他开脱。

    徐处仁明白自己若再不表态,朝堂之中还是会相持不下,思量再三,终于表态说道:“陛下仁孝,宜郊迎称贺,何谓城守乎?”

    赵桓满意的微笑着,他倒底不想背上逼迫父皇的骂名,反正赵佶一入京城就落入他的掌控之中,到时候再慢慢动手也不迟,莫不顺水推舟,姑且按照徐处仁的主张行事。

    “太宰所言及是,朕将亲迎上皇于郊。”

    “陛下圣明。”

    在众臣一片恭贺声中,耿南仲抹向李纲与王泽的目光,显得更加yīn郁怨dú。

    第十一章

    四月三日,赵桓亲自出郊奉迎,赵佶终于还朝,并安然入居龙德宫。当天,京城百姓皆夹道观之,无不欣喜,纷纷传言,两宫甚欢,无一间言

    赵佶回到开封,果然落入赵桓圈套。他从此在其赵桓的严密监控之下,完全失去人身自由,实际上已被软禁。

    赵佶处境竟然如此,心中固然愤愤不平。他每有手笔付赵桓,必“自称老拙,谓上为陛下”,即是其不满情绪的流露。

    赵佶这时又想前往洛阳,他断言“金人必再犯京阙”,请求赵桓准许他“自往西京治兵”。已升任太宰的吴敏认为不可,其理由有三。一是,赵佶在东南时,已有截留诸路兵之意,奉劝赵桓切莫忘记赵佶在东南试图另立的往事。二是,赵佶如今已经回归京师,赵桓问安视膳,全孝道足矣,提醒赵桓毋忘劝说赵佶还朝之艰难!三是,岂可以军旅之事累之乎?话虽说得比较隐晦,意思相当明白,朝政尚不许其过问,岂可让其干预军政。

    其实,毋须吴敏劝诫,赵桓自有决断,赵佶休想离开汴京半步,更不用说外出‘治兵’。此后,赵佶又提出“父子同时撤离汴梁的建议,同样遭到赵桓拒绝。

    王泽旁观者这父子相争、群生面相的一幕,真是百感jiāo集。

    权力是如此的美好,竟然使得父子之间亲情dàng然无存,那些历史上jiāo口相赞的忠臣良相,真真的揭开其隐晦的一面。

    王泽知道自己已经将耿南仲实实在在的得罪了,但他不在乎,反正该做的都已经做了,下一步就是等候耐心地等候。

    当初派往传谕三镇jiā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