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3.善举(第2/3页)  庶女之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慈幼堂,吕娘子用着手里的葫芦瓢往铁锅里到了一大瓢的冷水,待水花大开后,又往里面小心翼翼地倒了小半袋黍米,现在粮食紧张,得细心作物,不能浪费了一粒。这边煮着粥,吕娘子这边又开始切上了番薯,呈块状,就等着米粥开花后,放在里面煮了。这东西有营养最关键的是还很充饥。“娘!”有小孩子的声音远远的传来,不一会儿就见好几个小豆丁往这便跑来,其中跑在最前面的就是吕娘子的亲生儿子,唤名小石头的家伙。

    “慢着些。慢着些。天寒地冻的,小心别摔了。”吕娘子笑呵呵地说道。小孩子们大约是闻到了米香的味道肚子开始一个个的轱辘叫了起来,只是这些孩子们都特别懂事除了使劲张望着锅台上外,并没有一个吵嚷着要吃的。小石头抱住吕娘子的大腿,撒娇地使劲儿蹭了蹭。吕娘子推了推他,切了条煮熟的萝卜干,沾了点粗盐,切成几段,分给了几个孩子们。得了吃的,小孩子们高兴地欢呼一声,小石头也不撒娇了和着小伙伴们又一窝蜂的跑了出去。

    “哎呦哎,这帮小崽们哎!”迎头被孩子们撞了一下的妇人发出痛呼的声音,孩子们却不怕她,一个个挤眉弄眼,呼啦啦地全都没了个没影。

    “张大姐,你没事吧!”吕娘子赶紧上来扶她。

    “没事。没事。”这位姓张的大姐看起来四十五六岁的年级,穿着件带补丁的衣裳面堂十分粗黑,但是一双眼睛却很明亮,带着和善的光芒,她是这慈幼堂里的女工,专门负责照料这里的孩子们。

    “看你家小石头这么能跑能颠儿的,可见这病是大好了!”张大姐带着丝欣慰地说道。听了这话的吕娘子脸上却浮现出了许多感慨,又欣喜也有羞愧。她本是良民的出身,然而去年家里出了场意外,全家只活了她们娘两个。孤儿寡母本就不容易,偏偏又碰上了灾年,家里没米没面,儿子又生了重病,她万般绝望只能进京乞讨。那日她远远地看见一架马车驶来,她知道那里面做的是有钱人家的官小姐,那小姐是去寺庙施粥的她中午食的就是她家布施的米粥,所以她知道,这家定然是个善心人家,这位小姐也定然是位善心的小姐。凭良心说,她是不愿意那么做的,可是怀里病重的儿子却压倒了她所有的良知,她冲了上去,故意让马车撞到了她。

    “是啊,都是托了那位贵人的福。”吕娘子无不感激地说道:“不但宝儿的病被治好了还介绍我到慈幼堂来上工,给了我们母子两个一个安身之处。我c我真的不知道该怎样感谢她才好。”

    这位张大姐显然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她提起那位贵人了,她笑着说道:“这天底下还是好人多,可见大妹子你是遇见了!”吕娘子使劲儿点了点头,擦着眼睛道:“大姐说的对。天无绝人之路,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善心人的,就像是前两日给咱们慈幼堂捐了许多棉衣面被的人,那就是难得的大善人啊,若不是他,这个冬天孩子们还不知道要怎么过呢!”两日前,他们慈幼安收到了一大笔御寒的物资,除了几十条厚实的棉被外,庵里的每个孩子还得了一套棉衣棉裤甚至连棉袜子都有,这些可都是能够救命的东西啊。

    张大姐放下胳膊上挎着的土篮子,挽起袖子与吕氏一块干起活来,只见她一边把发好的一块块黄饼子贴在锅壁上一边笑呵呵地说道:“谁说不是呢!那大善人做了好事却不愿意留下名讳,让咱们感激都不知道要向谁磕头呢!”厨房里面烟熏火燎,没多久一阵阵食物的香气便传了出来,吕娘子长长地吸了口这香气,突然就觉得自己的人生好像也没有那么悲惨了。

    最近京城里面出现了一个新奇的事物,是用毛线织的名叫手套的东西,这东西一开始最先出现在学堂书院等地的大门口,一双手套只卖二十文钱,能够上的起学堂的人自然也不会嫌这二十几文钱有多贵。这手套里面还是半指的,极大的解决了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