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74章:抄家(第2/2页)  舌尖上的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什么不妥。

    宋人爱面子,宋朝的皇帝和朝臣们更爱面子,他们还没贪婪到惦记一个契丹公主的礼物的地步。

    所以杨怀仁觉得,姿态必须要做,但钱肯定还是他的,这个绝对跑不了的。

    按照军队出征打仗的惯例,一成的奖赏比例其实算是很低的了,正常情况下,拿出三成,甚至五成的战利分发给将士们那都是正常的。

    只是因为查抄的赵献球的财产过多,一成已经是非常巨大的数目,所以杨怀仁也不担心将士们对这样的奖励不满。

    实际上呢,禁军将士这趟跟着杨怀仁下江南,因为剿匪有了军功,因为扳倒赵献球有了一笔不菲的奖赏,升官加拿钱,每个人都是非常高兴的。

    管秋漓对于赵献球之死,其实没有什么伤心的,只是想起当年两人在宫中的时候还有些缘分,忍不住有些唏嘘。

    公公们之间的感情,杨怀仁是没法理解的,管秋漓很想立刻离开扬州回到三夫人身边,只有看着杨孝祖,他才能感到快乐和身上的责任。

    也许这就是他活着的意义或者精神支柱吧,杨怀仁便让他先取了苏州,也安排了龙武卫和虎贲卫的禁军随时准备开拔,但他自己却依然留在了漕运衙门。

    漕运的正常运转,在赵献球死了之后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甚至杨怀仁去码头上四处转悠的时候,发现码头上的人忙碌地更带劲儿了。

    原来码头上的工人也是自成派系,当然这些帮派和黑恶势力不是一码事,就是一帮码头上扛包的苦力们联合起来,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形成的粮帮或者漕帮。

    以前为了生活,这些帮派是必然要定期孝敬漕运衙门的人的,这种风气杨怀仁不会去横加干涉,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圈子和生存方式,存在即合理的道理,杨怀仁还是懂的。

    不过赵献球死了之后,小生子公公暂代转运使的职责,对码头上贫苦的苦力们放宽了一些例份,所以粮帮们自然高兴。

    漕运衙门里的人其实拿到的好处并没有减少,因为之前拿大头的是赵献球,小生子只是把赵献球那一份减少了很大一部分而已,实际上漕运衙门里的公人,拿到的好处比以前还多了一些。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