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章 复面拜门(第1/3页)  穿越女遇到重生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时饭毕,淑娘正要收拾了碗筷,却被高氏止住,唤了春花进来收拾,叫淑娘不必亲自做这些,自有下人收拾。淑娘于是只陪着婆母安坐闲话。

    院子里慢慢传来小孩子的打闹声,淑娘问起,高氏道:“昨天行大礼休假一日,今日照常上课,你不必惊奇。”淑娘紧着应了,婆媳两人又说起别的来。原来淑娘才新婚,高氏不欲早早给淑娘下马威,只待以后慢慢磨。终于院子里的喧闹声慢慢消失了,学堂传来不太整齐的读书声。高氏打发淑娘回房,自己也离了正屋回东屋了。

    淑娘回到新房,环顾房内,颇觉不便,一边打量一边心内暗暗盘算怎么整治。不多时,施禹水也回到房内,拉着淑娘准备坐在床边说话,淑娘红了脸抽回手,不肯白日同坐,施禹水不由软语求告。淑娘才低低说道:“白日里人来人往,房门一开就看的通透,又不能栓了门惹人猜疑”施禹水长叹一声放了手,到底心里不肯,也打量房内布置,倒怪自己布置新房时没想到,多了娘子自然不能像自己一个人那般随意了。

    施禹水起身看了一圈,回头问淑娘:“床前加一屏风,娘子觉得如何?”淑娘点头答好,想再说点什么又止住了,施禹水追问之下,淑娘才吞吞吐吐的道:“浴桶也该换个地方,不好让小子们整日打床前来来往往。”施禹水顿时又暗暗责怪自己没想到,又打量了一圈,在床头床尾来回细察,又来回比划,终于做了决定:“把两个架子撤了,床挪到床头抵着墙,你的嫁妆箱子全都挪到墙边摞上,回头再请个竹匠来照着这间屋子的大小做个竹篾隔扇把屋子隔开,这边就专给咱们坐卧,以后不许人进。”淑娘只听得“专给咱们不许人进”的话,倒没在意其他。

    两人又坐片刻,施禹水才拿起一件青布儒袍准备换上。淑娘拿起衣珩上昨日行大礼时穿的绿袍问道:“郎君为何不穿这件?”施禹水听得淑娘唤自己“郎君”,心里一阵舒服,一边穿一边回答:“官家早年下过旨,有功名的士大夫才能穿绿袍,庶民只得婚礼时能到官府租来绿袍行礼,日常不许穿用,违了令要受重罚的。咱们已经行完了礼,自家待客时依旧穿着没有什么干碍,出门可不敢再穿了。咱们去看丈人回来,教春花在家洗好,明日要去官府归还的。”

    淑娘沉默放下绿袍,心中一叹。自家老父也曾得县里推举参加府试,却未中举,后来朝廷又舍弃了科举,只推行什么“三舍法”,县里不再推荐才学好的去府试,都是三级书院,老父更是大受打击,绝了仕途的路,公公似乎跟老父一样未曾中举,没有功名就只能算是庶民,被人称一声“先生”c“学究”c“助教”,其实多有调侃之意。有了些许感慨,淑娘倒没有想起自己一时冲动已经亲密唤过了“郎君”。

    施禹水换好了衣服,整理好深色腰带,又看看淑娘的装束,吩咐道:“你的盖头呢?拿出来戴上。”淑娘一时没注意,顺手拿起了床头的销金红盖头。施禹水忍俊不禁,淑娘顿时反应过来说的是遮脸的面纱,一边悄悄红了下脸,一边从妆奁里取出一把钥匙打开刚刚检查过的一只嫁妆箱,取出一块质地紧密的素色面纱敷在脸上只露眼眉,又从奁屉里拿出两只小小的发钗在耳后别好。施禹水随手拿起一支铜钥匙看,原来每支钥匙尾端留孔,用各色绢纱叠成条穿过孔打结,又在结子附近刺绣数字,再看看箱子,果然锁片上同样隐约刻着数字。

    两人整理好,施禹水又从一口黑漆箱子里取出一柄青油布伞,出了门一面叫王大王二准备扛架抬礼物,一面去告诉高氏知道,淑娘自己梳了高髻,绾发就用了一支跟珠子耳坠同样材质的珠钗,在正中簪上一朵红色纱花,又看自己脸上脂粉略匀了一匀,倒是衫裙不用换了。妆扮好又戴了面纱,去婆母屋里拜别。高氏忙收拾了绿锻素绢鞋袜枕套等物,又备了礼盒装好,叫王大王二拿了礼盒去在扛架上装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