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 章(第1/4页)  无法选择工作,但可选择态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的脚印,想都未想便沿着走了下去,他的命运也是可想而知的。

    ……过了很久,又有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看着前面众人的脚印,心想:这必定是一条通往沼泽地彼端的大道,看,已有这么多人走了过去,沿此走下去我也一定能走到沼泽的彼端。于是大踏步地走去,最后他也沉入了烂泥。

    世上的路并不是走的人越多了越平坦越顺利,沿着别人的脚印走,不仅走不出新意,有时还可能会跌进陷阱。故事中的行路人看似可笑且愚笨,其实生活中,我们有很多时候,又何尝不是在重复着别人的老路,而执迷不悔呢。别人说,你这样做不对,便不敢去做;大多数人都去做的事,一定要亦步亦趋地去追随,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

    跟在别人的脚印后面,永远走不出自己的道路。试想,如果当你年老时,回首你的人生道路上,每一步脚印都不过是对前人的重复,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

    做你自己!这也是美国作曲家欧文?柏林给当时年轻的作曲家乔治?格希文的忠告。柏林与格希文第一次会面时,已声誉卓越,而格希文却是个默默无名的年轻作曲家。柏林很欣赏格希文的才华,以格希文当时薪水的三倍请他做音乐秘书。可是柏林也劝告格希文:“不要接受这份工作,如果你接受了,最多只能成为个欧文?柏林第二。要是你能坚持下去,有一天,你会成为第一流的格希文。”

    格希文接受了忠告,并渐渐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当代极有贡献的美国作曲家。

    20世纪的电影大师卓别林开始拍片时,导演要他模仿当时的著名影星,结果他平平庸庸,一事无成。直到他开始改变,根据自己的特点来演他自己,这才渐渐成功,成为一代电影大师。

    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奇迹,都是自然界最伟大的造化,长得完全一样的人以前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对自己充满自信,不断发挥自身的潜力,才能将我们生存的意义充分体现出来。

    1842年3月,在百老汇的社会图书馆里,著名作家沃尔多?爱默生正在进行一番演讲:“谁说我们美国没有自己的诗篇呢?我们的诗人文豪就在这儿呢!……”这位美国大文豪一席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讲话使台下一位年轻人,也就是后来的美国文学大师惠特曼激动不已,他浑身升腾起一股无比坚定的力量和信念,决心深入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生活,去倾听人民的、民族的心声,创作出新的不同凡响的诗篇。1854年,惠特曼的《草叶集》问世了。这本诗集热情奔放,冲破了传统格律的束缚,用新的形式表达了民主思想和对种族、民族和社会压迫的强烈抗议。它对美国和欧洲诗歌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影响。

    《草叶集》的出版使爱默生激动不已。对于这位美国人期待已久的国内诗人的诞生,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这些诗是“属于美国的诗”,“是奇妙的”、“有着无法形容的魔力”,“有可怕的眼睛和水牛的精神”。

    爱默生的赞扬使惠特曼的诗歌知名度骤然提高。但是惠特曼那创新的写法,不押韵的格式,新颖的思想内容,并不那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草叶集》的第二版卖得并不好。然而,惠特曼却从中增添了自信和勇气。

    1860年,当惠特曼决定印行第三版《草叶集》,并将补进些新作时,爱默生为市场销量考虑,竭力建议惠特曼取消其中几首刻画“xìng”的诗歌,惠特曼却不以为然地对爱默生说:“那么删后还会是这么好的书么?”爱默生反驳说:“我没说‘还’是本好书,我说删了就是本好书!”执著的惠特曼仍是不肯让步,他对爱默生表示:“在我灵魂深处,我的意念是不服从任何的束缚,而是走自己的路。《草叶集》是不会被删改的,任由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