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九章 冷月如刀,君子如斯(1)(第1/2页)  西游之不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他唇角扬起了一丝笑,“哦?”

    尾音长长,带了微讶。

    对于自己的问题,他似乎很是诧异。天蓬不禁想,此时,银色面具遮盖下的面容必定是那样一副神情,眉毛向上轻挑,眼角漾出散漫与嘲笑。

    神籍之上无名姓,自然不为天庭所用。天蓬早已遍识普天神佛,无论是九重天上效力的正神,还是千山四海的逍遥仙人,哪怕不曾亲自见过,天蓬也全部识得,但凡看到,便会被他认出来。而眼前之人修为精深,可与自己比肩,探寻记忆却又查无此人,那么便只有一种可能,他是当年万仙阵里遗落之人。

    那是好一场天翻地覆的大战,神与神的厮杀才是真正的修罗场。神器仙器交相辉映,灵宝法宝错落而起,犹如一出盛世狂欢,你放唱罢我额登场,仙力激荡之下,法力余波足可毁灭一方世界,所以连一向不入尘世的圣人也要来插上一手。

    又不像是真正的修罗场,因为大多数死亡不代表结束,只是另一个开始。

    演变到最后,就像是一场闹剧。

    天蓬未曾身临其境,他只在九重天的相关典籍上见过有关于万仙阵的记载。根据记载,最后身负杀劫者残灭殆尽,尽归于天庭。那个人以最惨烈的姿态战败,整个截教覆灭,最后还跟在他身边的,只有二三百名散仙,修为不精,侥幸逃脱。

    然而记载终究只是记载,史书,传说,传记,都是以笔写就的,就难免掺杂个人情感与喜恶在其中。之所以这样记载,大概是为遮掩天庭那早已千疮百孔的颜面,又或者仅仅是史官闲来无聊之举,他总是要把天书写成悲情豪放的格调,以显其苍凉跌宕的故事性。。。

    所以别人写好的东西,永远不可尽信,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能够在万钧灭世之力下存活下来的怎么可能只是小小散仙?就是那二三百人,才是天庭迄今为止的症结所在,如顽固头疾,寝食难安。

    他们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潜行匿踪,不受控制。

    天蓬曾有幸见过其中一人,是那栖碧山上的种桃道士。他之所以能一眼认出他们,是因为他们无论以何种形态示人,都惊才绝艳,在某一方面集大成。且自由豪纵,激狂傲世,行事作风往往如出一辙。

    一如眼前之人。

    倦鸟归巢,鸣声上下,山间薄雾笼罩下,残阳如泣血般红艳,零碎日光透过枝叶间隙闲闲投射下来,散落一地碎金,相对而坐的二人,也被日光染上了一层淡淡金辉。

    他白衣潇洒,眼眸清澈如水,他黑袍冷寂,眼眸深邃如渊。

    琵琶声停,云雾散去。

    黑袍男子没有做出任何回答,继续说道:“天庭自然底蕴深厚,神佛何止千万,只不过花果山中围剿孙悟空,谁能当此重任?又有谁敢当此重任”

    天蓬未发一语,默许了他的话。

    这件事确实有些“微妙”,闯龙宫,销死籍,扰乱蟠桃盛会,诛杀天庭正神.......这些事情随便拿出一件,就天威刑罚而论,都足够对方死上千百次。而孙悟空全都一个人做了,不但做了,还做得光明正大潇洒磊落,做得从心所欲离经叛道,没有丝毫遮遮掩掩,就像是重重打了整个天庭一巴掌。

    然而派谁来花果山将之捉回天庭问罪,确实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慎之又慎的问题。因为捉拿孙悟空之前要考虑一件事,他那一身道法是拜谁所赐?

    孙悟空被赶出方寸山,到今日花果山被天兵重重围住,天蓬不知道这两件事之间是否有关联,又或者玉帝早已与兜率宫,方寸山,达成了某种默契,脑海中忽然浮现了小菩萨稳坐莲台的画面,西方佛祖自然也要过问此事。

    若不是君命难违,谁又敢来这花果山趟浑水?天神们自然是或装病或下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