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章 别开生面的选招,狼性暴涨!(上)(第1/2页)  带着破书闯两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姜是老的辣!

    交流了半天,从崔夫人房里出来后,李文乔深有体会。

    虽然崔夫人已丧失了大量狼性币,性情因此变得温婉随和,但是她那丰富的人生经验和老辣的操作手法却丝毫不受影响。

    相比之下,李文乔就是一个十足的愣头青,只知道凭着蛮力横冲直撞,一点也不懂得把控节奏c循序渐进。

    按照他的想法,明天就开始烧起三把大火:散尽家财c选招家丁c开荒种地!

    崔夫人虽然大体上同意了,愿意配合他的要求进行操作,但也提出了她的具体操作手法:张弛有度c按部就班c循序渐进c双管齐下,最后来个明修栈道c暗度陈仓!

    按崔夫人的意思,如果温府大肆变卖家产c公开储备粮食的话,肯定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到时候不但粮价飞涨,就连温府的地产和贵重物品都卖不上好价钱。

    所以,她要求李文乔先悠着点,放缓节奏。眼下要做的第一步是暗中逐步变卖贵重物品,悄悄筹集各种粮食;第二步才是公开选招家丁,当然,为了烘托气氛,李文乔完全可以大张旗鼓c引人注目,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是这个意思;第三步,时机成熟后,再用温府宅院作抵押,可以得到一大笔钱财,用于在晋阳附近的东山c西山等险峻安全之处购置荒山田地,筑建坞堡,到了这时,前面的铺垫早已充足,厚积薄发,就可以全力以赴地加快节奏,将计划一步一步地推向高潮。

    李文乔接收了崔夫人的建议,只是时间上难免会耽误了。照这样看来,两三日肯定是不够的,起码要七八日才行。

    几天来,晋阳城内到处都在讨论温府即将选招家丁的事情。

    温府派出了许多家丁,分别在晋阳的几个城门口张贴布告c大肆宣传,大致内容如下:

    河东太守温襜,本是晋阳人氏,无奈为官一方,守土有责。温府少爷温峤,年方十七,为照顾温氏家族老宅和晋阳城内的温家子弟,特选招精壮家丁一百余人。凡十六岁以上四十岁一下的健壮男子,不论种族家世均可报名。有意者可到温府正门外报名登记,二月初八正式开始选招。选招共分三轮进行,参选者每通过一轮,即可领取大馒头四个。最终被录用者,温府赠送安家费黄金二两,谷物c绢帛若干

    一旦录用就给安家费?这个温府少爷也太大方了吧?

    而且,这样的安家费也确实够意思。晋国时期主要沿用汉朝的“五铢钱”货币,但由于铸币数量不多,远远满足不了市场流通的需要。因此,黄金c谷物和绢帛反而更受平民百姓的欢迎。

    李文乔此举,类似于商鞅变法所采用的“徙一木得千金”的手法,有一个特别突出的广告效应:既让参与者都能填饱肚子,又让最后被录用的人都能安家,饥寒交迫c颠沛流离者自然会趋之若鹜。

    在乱世之中,能够如此重视普通家奴的世家子弟实在是凤毛麟角,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三天内,温峤的名字和这个“选招广告”很快就传遍了晋阳内外,就连附近州县的平民也有所耳闻。心动者c赞叹者c冷嘲热讽者c半信半疑者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二月初八日,晴空万里,暖风醉人。

    城门一开,晋阳城里似乎多出了许多青壮年男子,其中不少人进城后都在打听温峤少爷和温府地址。守门兵丁这几天也有些麻木了,不但他们,就连晋阳城内许多民众,只要有人问起温峤少爷,都会习惯性地往城西一指:“向城西直走,就能看到几处大宅院,门口最热闹的就是温府!”

    日上三竿,温府大门口已是人声鼎沸。

    在众多参选者和围观者眼里,最醒目的就是温府大门左边有两排大笼屉,摞得比人还高。温府的厨子们还在源源不断地搬着刚蒸好的笼屉,汗水与蒸汽齐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