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一章 离别的季节(第1/2页)  大乾长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湛英城的三月,似乎注定是一个离别的季节。

    在竹林里喝完那一坛花雕之后,海婵便走了,醉醺醺的海婵趴在苦竹师太宽厚的脊背上,几个起落间便消失在顾长凤的视野里,只留下两句醉醺醺的:“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回到湛英城之后,顾长凤便收到雪见亲自送来的消息,一直客居在王大娘家的秦三娘最近精神好了一些,前夜默不作声地离开了湛英城,并未留下只言片语,最终道德宗的弟子在南山的尼姑庵里找到她,当时她已经落发,顾长凤听到这个消息后沉默良久,终归没有下令去打扰这苦命女人的最后安宁。

    又过了数日,江湖上八大宗门之一的凌霄府来人,经过与羊宫先生一番密谈之后,便悄悄地带走了拓跋东床,顾长凤当时就在窗外,对于此事也是知道一二:据说三年前羊宫先生就拜托天下藏剑铸剑皆为第一的凌霄府,替拓跋东床铸一把合手的长剑,而作为交换的代价,便是拓跋东床替凌霄府效力一年半。

    而时至今日,凌霄府里那口长剑基本已经铸造完毕,所以那凌霄侯就派心腹弟子来接拓跋东床过去了。

    拓跋东床依旧是那一副不善言辞的憨厚模样,哪怕是在被凌霄府的人带走之时,他也只是低头憨厚地笑着,不过在经过顾长凤身边之时,他悄悄拿出藏于衣袖的一口小巧秀气却不乏锋利的草原弯刀,低着头递了过去。

    草原上的儿郎有个习俗,在十三岁之时,若是能空手捕来一只不亚于自己体重的猎物,便会从自己大父那里得来人生之中第一口刀,这口刀对草原儿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面对能交心能过命的安达,才会赠出这一口刀。

    顾长凤收下了这一口弯刀,哈哈笑着锤了拓跋东床宽厚壮实的胸膛一拳,然后把自己身上所有的银票碎银全部掏出来一股脑交给拓跋东床,这才笑眯眯地看着这个草原小蛮子跟着陌生人离开小院。

    小院里一下子离去了两个人,原本热闹喧嚣的小院顿时被空旷和冷清填满。

    还未等顾长凤习惯过来这种空寂,另一个离别的消息又从天而降。

    三日后的一天清晨,大师兄王平赶着一辆略显破旧的牛车,带着羊宫先生离开了小院。

    顾长凤知道,在以前的日子里,每每到了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时节,羊宫先生都会带着王平去各个地方游学讲课,或者是去邻城,或者是去邻国,但是自从顾长凤他们三人拜到羊宫先生门下之后,这个游学的习惯就被羊宫先生搁置了下来,直到今年,又重新被提起了起来。

    在叶霖去城门戍值的时候,顾长凤一个人坐在院子里,望着空荡荡的小院发呆。

    他知道这所有的改变和离去,都是源于自己。

    当他开始着手安排邹锡林第一条计策的时候,他就知道平淡的日子肯定会被自己亲手砸碎,但是当这一刻真正到来的时候,他却还是感觉有些陌生、有些恍惚。

    严格意义上来讲,这是他复仇之路的第一处脚印。但仅仅是面对一个湛英城府尹而已,他谋划如此之久,花费如此之厚,但到事成之时依旧付出如此惨重甚至近乎惨烈的代价,而日后还要面对比这邹锡林强百倍高千倍的山岳巨擘,到时别说把他们扳倒,就说撼动一分,得有多难?

    有一阵春风吹过,顾长凤回过神来,拿出怀里羊宫先生留给自己的一封信笺慢慢打开。

    入眼先是中规中矩的小篆字体,藏锋逆入、笔画圆润。

    小篆也无表达什么具体内容,只是留有一个地址和一个人名黄满堂。

    在这人名之后,紧跟着一道草书,内容倒是颇有些耐人寻味:佛国无寒暑,仙都似三春回首来处千百路,此心安处即吾乡。

    顾长凤细细琢磨品味数遍这番话语,最终把这信笺仔细收好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