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六章 扶冠(第2/3页)  将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前,看了看萧太后,又看了看小皇帝,随即缓缓跪倒在地:“太后娘娘,谢尚书也是好心提醒,采纳与否全在太后一人,既然太后娘娘认为不需要有人扶冠,那便让陛下自行加冠吧。”

    他这话说得声音平淡,但是在萧太后听来,却犹如惊雷!

    果然是赵七授意谢康的,但是他安排这一出,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有不臣之心?

    太后娘娘额头渗出汗水,她完全摸不清楚赵显到底要做什么。

    按理说,即便赵七他有不轨之心,也不该这般嚣张,在如此重要的登基大典上公然表露出来,赵七不蠢,他这般行险,必然有他的意图。

    萧太后愣在了原地,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陈静之见状,踏前一步,拱手低喝道:“太后娘娘,肃王他跟谢尚书如此行径,分明是想替陛下加冠,意图位居天子之上!如此公然亵渎登基大典,亵渎天子,臣请太后娘娘懿旨,派禁军拿此獠下狱!”

    陈静之此言一出,跟在他身后的一众文臣纷纷附和:“臣等附议,礼部谢尚书与肃王分明图谋不轨,请太后娘娘懿旨!”

    在场近百名文官,同声同气,整齐无比的声音在崇政殿里异常响亮。

    正是这齐齐整整的声音,把萧太后吓了一跳。

    她抬眼一看,在场所有的文官,包括另一位辅臣杨吉,居然与陈静之异口同声,在这登基大典上这般胁迫自己!

    她心里猛然想起了方才赵显那句淡淡的话。

    “如果太后娘娘认为不需要有人扶冠,那便让陛下自行加冕吧……”

    是啊,这些文臣如此抱团,自己年仅九岁的儿子,又怎么可能不需要有人“扶冠”呢。

    萧太后闭上眼睛,总算把这一切给想明白了。

    自家这个七郎,不允许自己在中立位置左右平衡了,他在逼迫自己跟新君……站到他那一边去!

    所谓的“扶冠”礼,就是赵七跟自己要的投名状。

    意思很明显,如果不让他给小皇帝加冠,自己跟小皇帝以后就要独力面对这群如狼似虎的文臣了。

    她睁开了眼睛,看向了面对文臣口诛笔伐,仍旧脸色淡然的赵显。

    短短几天时间,七郎他究竟怎么了,这种赌博的行为,他也干的出来?

    就在萧太后犹豫不决的时候,右相李宴清再次奏道:“太后娘娘,陛下,肃王他明显有了不臣之心,古往今来谁敢替天子加冠?!此獠猖狂已极,请太后娘娘下旨,唤禁军入城!”

    听到诸多文臣对赵显发难,太后娘娘一时之间慌了神,居然不知所措了。

    其实这位年仅三多十岁的太后娘娘本来就没有什么主意,这段时间她所作所为,多半都是赵睿生前安排好的,此时赵显逼她突然做出选择,萧太后瞬间慌了神。

    赵显从地上起身,转脸看向了这帮文臣,声音冷漠:“诸公,方才谢尚书可有只言片语提及本王?我赵宗显只略长陛下一辈,其余赵家长辈何止千万,诸公红口白牙,张口便污蔑本王,以为本王手下的宗卫府,是善堂不成?”

    上次赵显在朝堂上吃了亏,狠狠告发了不少陈静之一系的文官,虽然没能要了这些人的性命,但是大多都被罢官削职,因此他这话一出,这些文官都有些畏惧,不敢再出声了。

    陈静之与李宴清对视了一眼,知道这个机会已经奈何不得赵显,于是纷纷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赵显不屑一笑,转头对着萧太后说道:“太后娘娘,礼仪略有争议而已,既然现在争议已除,登基大典当继续开始。”

    萧太后仍旧有些发愣。

    原本跪在地上的谢康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起身拱手道:“太后娘娘,没什么问题的话,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