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引灵丹(第1/3页)  一仙之永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一仙之永恒最新章节!

    偌大繁华的皇城,要选一个明一恒最喜欢去的地方,非烟花巷莫属。

    烟花巷不是卖烟花爆竹的,也不是单指某一条街巷,而是城中文人雅客、各方奇珍巧物汇聚的地方,其中青楼生意尤其兴盛,是名副其实的烟花柳巷之地。

    明一恒喜欢这里,不是因为他爱喝花酒,实际上他并不喜欢喝酒。他所钟爱的,是这里的人文气氛,三教九流,各有所长。品茶、观耍、听曲、看戏、对诗、投壶、斗蛐蛐等等娱乐数不胜数,比皇宫里有意思多了。

    各种玩乐,明一恒是无所不涉、无所不好,你让他弹个琴、唱首曲、说一段评书,或是舞枪弄剑、投壶蹴鞠,样样皆能。只是碍于身份,他可不能抛头露面争风头,以免被认出来,有损皇家形象就是了。

    如今的大明朝正处在太平时期,国泰民安,民风开放,女子们也有诸多玩乐场所可去,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自由交往,明一恒就爱往这些场所钻,乐此不疲,还能听得到许多奇闻趣事,和自己想知道的消息。

    当然,像他这样身份的人,想要在烟花巷畅游无阻而不被认出来,广泛的人际关系是必不可少的。在各大重要的场所里,明一恒基本都有照应的人,有些是自己结交,有些是通过皇家裙带关系认识,简单来说就是猪朋狗友。

    烟花巷中心湖边有个梅花诗社,起初由一位名妓发起创立,后来就成了女文人们的风雅之所,渐渐也接待男宾,但只许观听,不准入社。

    素素是这里的常客,明一恒和她见过面,但对方不知道他的身份,两人也没有多少交流。如果那个传闻不是真的,明一恒就打算选定素素,今天就要查个水落石出来。

    一进诗社的门,明一恒就看到了老朋友,正要伸手打招呼,对方却侧过身去,朝他使了几个眼色。

    明一恒会意,径直上了二层,找了个临靠湖边、视野开阔的地方坐了下来,迎风远望,欣赏这大好美景。

    当然,这都是掩饰。很快,他就发现到了两拨特别的目光,警觉而有规律的轮流来“照顾”自己,不用多猜,明一恒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这就是帝王之家啊!”

    自古以来,权力方寸之间,风波不断,更何况是皇位的争斗。太子明一承是皇位的正统继承人,但不是唯一,也不是必然。

    大明朝八百多年的历史中,就有过数次的皇位纷争,最严重那次,几近国破家亡。尽管后来立过不少国法家规,试图消除这个隐患,但仍旧无法阻止王家人对皇位的觊觎和追逐。

    如今仁庆皇帝年事已高,精力大不如前,已经慢慢将政事放权给皇子和大臣们。而他本人,近年来还不断的招妃选秀,沉迷于房中之事,居然还硕果累累,成为坊间一大“美谈”。

    皇帝渐衰,皇子们却如风刮水面般一浪一浪涌起来,建功立业,成了朝中重臣,成了边疆大将,成了一方藩王。这怎能不让太子为之忧虑呢?

    尽管明一恒无意争权夺位,但别人怎么想,不是他能左右的,何况他也清楚知道,这位当太子的大哥,早就视他为障碍之一。

    仔细想想,自己也到这个年纪了,太子有所行动是在意料之中。自个坦荡荡,问心无愧,但处处受人监视,这种滋味十分不好受,所以没坐一会,明一恒就下了楼,乘船游湖去了。

    明着去摆脱监视,这肯定会引起太子的注意,而任之由之,自个心里不顺。兜兜转转了一个下午,明一恒都在这种郁闷的情绪下度过,而“正事”,一件也没办成。

    一想到这,他决定不再退缩,起了抗拒的情绪,至少在回路上,不能再让你这些跟屁虫盯着,自己怎么说也是堂堂一皇子,于是乘着黄昏暗色,凭对皇城街道的了解,开始摆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