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章 车站离歌(第2/3页)  青春流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哥已经先期抵京,她和母亲的行程原本计划在周五,但张仪不同意,周末有同学来送行,如果放在周五就会耽误大家的课程,这是一个很好的借口,她其实很想再见许晖一面。

    但程静反馈来的消息让她十分焦躁,“知道了”这句话太过平淡,预示着很多延伸的意思,他到底来不来呢?

    张仪很有一种冲动,想亲自去找许晖,但理智告诉她,不能那么做。她没有一丝把握在面对对方时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所以彻夜失眠了。

    周日中午,程静去送行,张仪身边围着几个附中的同学,但是没有见到许晖。

    张仪的情绪十分低落,不时的东张西望,对同学们叽叽喳喳的祝福置若罔闻,反而用手死死的握住程静的胳膊,仿佛对方一定能保证许晖能来似的。

    站台的铃声响起,广乐《步步高》优美的旋律令人伤感,焦急的张仪母亲硬是连拉带拽的将女儿弄上了列车,张仪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让程静看着心碎。

    许晖到底没有出现。

    不,他来了,只是在站台一角远远望着缓缓开动的列车,久久没有离去。

    多年以后,张仪在听到李健《车站》这首歌时,总会止不住的留下眼泪。

    初三上半学期就在许晖的颓废和无限伤感中悄悄过去。

    约莫十一月底的样子,赵歌的哥哥赵复从部队复原回家,他回来的第二天,有些惶恐和内疚的黑牛等人就去看望他,毕竟赵歌的事情因大家而起,总得给这个小时候还照顾过大家的大哥一个态度。

    赵复看上去很随和,就在自家小院中央摆了两张桌子,放上糖果瓜子,大家团团围坐,听对方讲一些部队上的逸闻趣事。

    哄笑声中,黑牛几次想把赵歌事件的原委说说清楚,但话一开头,就被赵复打断,不是扯到了别的话题,就是给大家散烟递糖,弄得小哥几个局促不安。

    许晖当时没在意,以为赵复和他弟弟完全两个性格,豪爽乐观。但随后听黑牛诉说赵复其人,才感到这次见面情况不对。

    当兵之前,赵复是文化大院里名气仅次于顾一刀的存在,可能在某些方面更甚于对方,尤其睚眦必报,极不好招惹。

    然而此次回来,在大家面前他一反常态,彬彬有礼,莫非当兵锻炼人,改了性子?

    这个疑问只是给许晖造成了暂时的心里阴影,很快就被他抛在脑后了。

    因为赵复很规矩,安安静静的在家待了一个星期,就被分配在一个帆布厂工作,他日常准点上下班,偶尔会有战友到家中喝酒,还挺热闹,喝高了大家又叫又唱,但不会折腾太晚,很懂得收敛。

    一墙之隔的许晖很奇怪,赵父对待赵歌兄弟俩的态度截然不同,至少在他的感知里,对待赵复实在太宽容了。

    当然,这些只是许晖的猜想。他现在更多的时间是和良子等人一起旷课出去打游戏,娱乐自己,也麻痹自己。

    难兄难弟似乎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四处游荡中,莫说游戏厅,就连西平市新开的歌舞厅也去过,没钱就找黑牛骗,再不行就偷附近的锁厂的废铁去卖钱。

    许晖意识到自己在一步一步的滑向危险的边缘,但他无法自拔。直到有一天,他意外的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的挂号信,是张仪寄来的。

    信封很别致,打开后,一个淡红色的卡片,扉页上用透明塑料纸贴了一片红枫叶的标本,色泽如火,让人暖心。信的内容很平淡,安静的一如伊人,除了介绍初到北京的生活以外,便叮嘱许晖不要打架,下半学年努力冲刺,争取进入重点高中,考到北京来,她十分期待。

    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思念和关切,让许晖的眼眶湿润。这封信,他反复读了好多遍,夜深了才依依不舍的将其小心收好,放进抽屉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