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水灭火的谶语(第1/3页)  明末镇国将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文登县城,一座屋子里,张志贤把刚看完的信收了起来,对着一个仆人打扮的送信人说道:“你回去后,告诉阁老,就说我一定按他吩咐的办。”

    那个送信的人在得到了交代后,就出门离开了。

    看着送信的走远了,张志贤也走出了屋子,选了一个方向迈出了步子。

    他想出去走走,好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一些。

    二十年了!

    当年的青年才子,已经变成了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了!

    终于要结束了!

    二十年前,他张志贤还是一个刚刚步入官场的无知青年,以一甲进士的身份授为翰林院编修,可以说的上是前途无量。

    可惜,一次老家送来的消息改变了他的命运。

    他的父母因接受百姓投孝的田产,而与王府发生争执被打死。得知这个消息后,张志贤为了能够报仇雪恨,而与当时的吏部员外郎孙应铮达成了交易。

    孙应铮利用自己在朝中人脉广的条件,帮张志贤报了仇,将那个王爷剥夺了爵位,并被关进了凤阳高墙里。

    而他自己,也遵从承诺,同意进胶东王府任直史一职,听从孙应铮的驱使,寻找并制造机会扳倒胶东王府。

    这一晃就是二十年,现在终于可以结束了。而这偌大的胶东王府也将消失,其两百多年来积攒的产业,也最终将会被群狼给瓜分掉。

    王府没了自己将要去哪?

    张志贤这才想起来,自己以后将何去何从。

    他知道,他自己不但是王府的属官,而且还做了二十年,王府倒了后,不可能不会不受到牵连。

    而孙应铮是靠不住的,不但不会帮自己,说不定还会暗地里把自己给害死。

    他可不相信孙应铮扳倒胶东王府是为了朝廷,从书信中交代的事来看,还不是为了这一片产业?

    一个为了谋夺别人产业,能花费二十年的时间来谋划。

    这心性?

    张志贤可不相信自己能有什么好下场,毕竟知道的太多了!

    看样子必须要给自己找一个后路了!

    张志贤如此想着。

    因为建奴正围城的原因,市面上行人很少,两边商户大多也是关闭着的。

    空旷的街道上吹来了一阵风,感到寒意的张志贤赶紧裹紧了身上的锦袍。

    这已经是二月十三了,龙抬头都早已过去了,但寒冷还没有消失。如果张志贤能到二十一世纪的话,他肯定会知道,这是因为小冰河期的原因。

    但张志贤是不知道这些的。

    反常的天气,让他眉头紧锁了起来。他不明白,为什么这几年天气会这么的奇怪,让人无法按常理度之。

    看样子这个春天又无法正常播种了,今年又将是个灾年。

    难道这真的是预示着朱明将失天下的征兆?

    张志贤这时候想起了前几年广为流传的一则谶语。“火焚天下万民苦,水浇中原百姓生!”

    朱明立国时以火德自表。

    那么就是说,这前半句的意思就是,在大明的治下,天下百姓过的都是苦不堪言。

    他知道,大明的百姓,尤其是那些老实巴交的,确实过的苦不堪言。

    不论是兵户,民户,还是匠户。

    要不然,这天下的流贼怎么总是剿不胜剿?

    无他,就是因为活不下去,不安安做饿殍,想求个活路而已!

    那么这句谶语的后半段,应该说的是,有一个代表水德的朝廷,将会取代代表火德的朱明朝廷。

    大明要亡了!

    想到这,张志贤赶紧摇摇头,好挥去心中的这个大逆不道的念头。

    不过,心魔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