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 山雨欲来(第1/2页)  官场白皮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都黑透了。尽管早春二月的天,还很短。但也早已过了下班的时间,县督委书记阎定帮的办公室里,却是灯火通明。人数更是有增无减。好在办公室够大,接待十来个人,还不显得拥挤。

    如果不是常委会恐惧症的原因,阎定帮肯定会带着大家去会议室,召开常委会了。

    可阎定帮似乎对开常委会,有心理阴影。所以,宁肯大家都在他办公室里耗着,也没有像大多数同事那样,一遇到紧急情况下,便赶紧召开常委会,既能做出决议,也能分担责任,集体负责嘛。

    阎定帮之所以没有召开常委会讨论无井乡的问题,一是因为情况不明,二是做出什么决议,似乎也没什么用。因为,无泉县真正持话语权的刘占海没有到场。即使是做出决议,怕是也废纸一张。

    刘占海是县督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却能令书记阎定帮、县长符祥瑞的指令,出不了门儿。

    刘占海是土生土长的无井乡无水村人。哥们六个,分别被老爹起名为占水、占泉、占井、占河、占江、占海。刘占海排行老六,没如老爹期望的那样,占住一片汪洋大海,却占住无泉县这片沙海。

    若是按照班子排名,刘占海应该算是排名第四,位居副书记严奉水之后。可县里的重大决策,要是没有他刘占海的支持,基本上是政令不出门。任凭阎定帮他们拍桌子骂娘,也是无济于事。

    这也是阎定帮常委恐惧症的由来。他作为班长,可无论是什么提议,只要刘占海不表态,就通不过。为此,他更愿意开书记办公会,决策一些事情。同县长符祥瑞、副书记严奉水联手,取得一些局部的利益。比如郑光庭、呼延林等人的提拔,都产生于书记办公会的妥协交换,而不是常委会。

    尽管阎定帮苦心孤诣、匠心独运,在无井乡成功地镶嵌两颗钉子。但对于早已被大家视为刘占海的后院、相当于自留地的无井乡来说,似乎并没有产生多大作用。至少,在此前没有啥改变。

    无井乡类似是刘占海的后花园,尽管全县最穷,却不容他人染指。几乎没有人敢于对无井乡的事务,随便指手画脚。这也是无井乡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所有人都三缄其口、不置一词的原因所在。

    刘占海出生于建国前夕,十七岁当兵。当兵三年转业到山南五七干校做炊事员,后升为食堂管理员。山南五七干校又被称为国务院农场,下放在这里劳动的都是元勋战将,无不是声名显赫之人。

    不知道那时的刘占海,是出于烧冷灶的投机思想,还是良善之心未泯。对于这些处于人生低谷的大人物,打饭的大马勺儿,从来都是慷慨之极,热情得很。尽自己所能,给他们以特殊的照顾。

    因此,刘占海结识的大人物,不敢说是车载斗量,却也成百上千。在当下,无论是哪个部委,都能找到几个官复原职的忘年交。从省里到朝堂,肯为这个当年的火头军说话的,是大有人在。

    为此,当七九年一批大人物复出之际,刘占海便时来运转官运亨通。被调回老家,当了副县长。从此,刘占海在无泉县,便是一家独大,说一不二。因为他而调离或落马的县长书记,比比皆是。

    就连有朝堂背景的阎定帮,空降两年了,对刘占海都没有一点办法。也就无法打开工作局面。

    当年当炊事员、食堂管理员的刘占海是什么样,无泉县没有几个人知道。大家现在看到的刘占海,是飞扬跋扈、为所欲为。对于同级还算是客气,对于下级,是张口就骂抬手便打,土皇帝一般!

    现在,他的后院起火,谁也不愿意多嘴。就算是有许多人想通知他,却没有办法联系上他。

    刘占海出行,从来不向县长书记请假。刚刚空降时,阎定帮还讨了几次没趣问他的去向。可得到的回答,都是有人相招。而召见刘占海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