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山外之行(一)(第1/2页)  仙门醉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南明镇位于大楚国镇海郡的西边,此处南北为神手谷与御剑山庄,左临百兽山,右接木明镇坊市。南明镇面积不过方圆千余里,但此处雨水丰沛c湖泉众多c土壤肥沃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正是如此吸引了不少百姓在此落户,人丁兴旺。云鹤道观修建在南明镇东北方向的双雁山上,依山修建的几十座庙宇亭台点缀着苍山云海,令此处颇有些离尘之味。

    云鹤观是远近闻名的道教胜地,香火旺盛不乏其它郡县慕名而来者。今日这云鹤观的知事阁内来了位白衫青年。此人不过二十出头但举止言谈沉稳有度,一幅书香子弟的样子。他鼻正眼清,神芒内敛,端坐在一张木椅上,手中碗盖轻拂盏中些许浮茶,动作是那么自然潇洒。

    对面坐着一位年近古稀的道士,头扎道髻,须发皆白,神态安祥。此刻他手中拿着一封信笺细细地读着。若是当地之人一眼便能认出此位正是这云鹤道观的馆主华阳真人。

    华阳真人看罢书信,眉头轻挑,缓缓道:“原来是刘仙师,失敬了!”

    青年谦虚道:“不敢!既然是家师故地,称呼一声师侄便可!”

    华阳真人摇头叹道:“仙凡有别,老道岂敢妄自尊大。”

    白衫青年哑然失笑道:“真人已是方外之人,切莫拘泥于这称谓虚词,若是不嫌弃直呼弟子的名讳逸文,您看如何?”

    华阳真人闻言点头道:“如此也好!此次逸文奉命来我观镇守,老道代表道观上下及南明镇乡民在此谢过了!”

    刘逸文欣然道:“既是家师之命,弟子必当自告奋涌。再者说来,我还未入世修行,此行算得上是一举两得。”

    华阳真人赞道:“逸文心胸豁达,丝毫不介意为我等凡俗小事浪费修行时间。让我肃然起敬!”

    “真人严重了!”

    “我已在后山备好一间安静院落,尽量不影响逸文清修。”

    “那就有劳了!”

    一个多时辰后,刘逸文安置好一切,坐在客厅的太师椅上思潮起伏。

    宗门大比已经过去半年多了,师傅在大比结束不久后就回到了玉泉峰。他召集诸位同门询问了离开后的境况以及比试的经过。第一轮比试只有文涛与杨启寅出线。第二轮十五名弟子被分成三组进行比试,每组前三直接胜出进入前十,剩下的六人进入淘汰赛争取最后一个名额。杨启寅获得前十之位,文涛最终惜败。

    刘逸文心中为文涛惋惜了许久,也出言劝慰了一番。不过文涛一直有些郁郁寡欢,他也大感无奈。就在半月多月前,沈兆召唤刘逸文和几位同门说出一件事情:需要一名弟子到世俗之地保护一间道观的安危。刘逸文自从被收入门下,得到师傅几次馈赠一直心存感激,于是主动请缨接下此事。沈兆东略一思量就点头同意了。

    原来沈兆东还未踏上修仙之路时,在这南明镇云鹤道观做过三年道童。年幼时他也是孤苦之人,幸得观中的一位道人收留才不致饿死街头。后来被发现有仙基在身,才被引荐到了御剑山庄习得精深道法。

    沈兆东对此一直心存感激。纵然老道仙逝多年,他对观中之事也是帮衬有加。刚才与他相谈的这位华阳真人比沈兆东大上六岁,与之有过几年的同门之谊。沈兆东也一直以师兄相称。

    近来,这南明镇不知哪里冒出一伙匪人专行盗抢之事,弄得此地天怒人怨颇不太平。不少乡民因此报官,不过这些匪人消息居然灵通得很,每每官兵来围剿之时都销声匿迹,让他们扑了个空。久而久之官府也只是应个景,再没有更多的举动。

    云鹤观自开派以来一直有习武的风气,其中不乏名噪一时的先天高手。乡民不断请愿加之道观受惠于乡里,儆恶锄奸当仁不让,于是就派出观中高手对付匪人。前几次确有成效,可这最后一次,当几名道观高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