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楔子(第1/4页)  大明火枪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开篇明义地写道。纵观自秦始皇开创了封建大一统王朝以来。秦亡汉兴,汉亡后又有三国鼎立,再迄于两晋。唐宋元明清,每个朝代建立之前都会伴随一段动荡的时代。

    每逢这个时代,便会有无数的将星,谋士在时代的舞台用自己的智慧与力量谱写出史诗般的故事与传说。

    可在这背后,又有多少“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悲剧上演。

    恐怕罗贯中也不会想到在他去世的那一年,天下又趋于混乱,燕王朱棣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带着他的北方铁骑与南方的中央劲旅在北方大地进行惊天动地的决战。

    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靖难的第四个年头。朱棣率军南下,他避开南军主力,取道馆陶渡河,从徐州再进军宿州。四月在灵璧大破何福c平安。五月克泗州c扬州。六月下镇江,在两大内应谷王朱橞与李景隆的接应下成功攻破金陵城。

    建文帝朱允炆在宫火中不知所踪,而燕王朱棣则在尸山血海中杀出了一条路,成功夺取了皇位,改号“永乐”。从此,中华民族迎来了封建历史上最强大的盛世之一,史称“永乐盛世”。

    在永乐二十二年里大明王朝五征漠北,七下西洋,平定安南,通运河,迁帝都,修成《永乐大典》。创造了一个无比辉煌的时代。

    而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故事却是起源于一把普通的火铳。

    金陵城,此刻在燕王朱棣面前就是皇城的午门。他内衬五彩云龙纹窄袖袍,外被鱼鳞齐腰甲,头上戴的是真武大帝斗笠盔,腰胯金刀。

    这位饱经战火的中年亲王,披坚执锐,静静地望着午门。从起兵靖难以来,他没有一刻都不担忧自己兵败的下场。如果失败了,或许被幽禁,或许在民众之前被凌迟,毫无尊严地死去。

    “殿下,终于到了皇宫了。”一旁的大将朱能憨厚的说道:“打到这一步,俺朱能也想像那徐达公在金銮殿支一口大锅,炖上一锅猪蹄,每天上朝前,先啃它个十几个再说。”

    “你们都想啃猪蹄?”朱棣看了看手下的这些将领,大笑道。

    自从起兵靖难以来,朱能c丘福c郑亨c火真等将领跟着他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其中朱能更是数次把他从重军包围中救出,大家一起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想了想靖难以来的艰苦以及牺牲的爱将,朱棣握紧了手中的战刀,心中一股长久以来的压抑终于释放了,对手下将士大喊道“走,去金銮殿!啃猪蹄!”

    “万岁!万岁!”朱棣身后的将士欢呼道,“金銮殿!啃猪蹄!”一帮大兵和将领此时都高兴地像快要过年的孩子,为了一年来一次能吃肉的时刻而兴奋不已。在他们乃至朱棣眼中,此时的皇城中有的只是四处逃散的宫女和太监。

    连皇帝都跑了,这座皇城只需等待他们去收取,皇位在朱棣眼中只不过是坐上龙椅而已。

    事实上自从他们从皇宫大内的午门快走到内五龙桥时,一路上只是看见些许太监和宫女。

    而且这些宫人一看到杀气腾腾的燕军,便赶忙跪伏在地下,不住地颤抖。生怕这些从北边来的大军会杀人不眨眼,随意地屠戮属于他们的战利品。

    不过还好这些燕军没有想传说中的那么野蛮,对于这些宫人只是不予理会,直奔奉天大殿,也就是皇宫的金銮殿走去。

    燕军上从朱棣下至跟随他的亲军,都没有发现在这些跪伏在地下的太监中有一个身材要比其他人强壮。可惜朱棣身边那位赐姓“郑”的三保太监不在,不然肯定能一眼看出这个冷静异常太监是由军士假扮的。

    只见那个假太监跪在桥头,用余光审视着过来的队伍,眼见朱棣越来越接近桥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