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九章 禅让(二)(第1/2页)  大秦将魂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楚王芈仝回到寿郢后,不到半个月,随即在章台宫内举行了禅让仪式。

    严格说起来,芈仝的禅让,跟儒家理论里的禅让相差很远。儒生所讲的禅让,需要禅让的人和接受禅让的人亲自在场。

    芈仝的禅让,咸阳的秦王嬴政,压根就没有出面。

    蒙恬未雨绸缪,提前清除了那些想要保持楚国的封君,倒是没有多少波折。

    蛇无头不行,对于芈仝的禅让,还是有一些楚人心中不满。只是不满归不满,秦军大军压境,没有旧贵族起来带头闹事,普通的黔首们,还有那么大的反抗力量。

    “那些封君留下的私兵,去问问他们,愿意继续从军的,就留在军内,功劳不会差了他们的。不愿意留下来的,发放遣散费。废弃的封地内,分给他们一片地。”

    拔除封君的势力,留下的封地,蒙恬不会任由楚地的豪族势力崛起,而是索性分给这些无地的私兵。

    按照楚国的封地制度,封地内的一切,其实都属于封君。现在没有了封君压在上面,这些私兵反而成为了自由人。

    “往后,秦军所在,楚地的黔首,可以自实其田。”

    蒙恬的政令,通过军中的文吏,很快传到楚国各地。

    “自实其田是啥意思?”

    九江郡阴陵上阴乡,平常高挂封君命令的地方,挂起了秦军的政令。

    “就是你家现在耕种的土地,如实报上来,以后这些田地就是你家的了。”

    负责书写告示的文吏对提问的黔首解释道。

    “我现在种的土地是我的了?”乡民一个个睁大了眼睛。

    “正是如此。”

    回答完后,文吏收起毛笔,急匆匆的赶往下一个乡里。

    像这样的文吏,不知有多少人,奔波于秦军占领的楚国土地,将秦军的政令传达到各个地方。

    “寿郢城外的私兵,听说回到原籍有土地可分,大部分都愿意回去。只有二千人愿意留下来,继续征战。”

    寿郢城内,原令尹的府邸,现在成为蒙恬临时办公的地方,而随越、曾珉则成为蒙恬政务上的左右手。

    “你们的安抚工作做得不错,功劳簿上有你们的一笔。”

    蒙恬笑了笑,招呼二人坐下。

    随越、曾珉原为陈郡人,口里浓重的楚音,与楚地的私兵沟通,没有什么障碍。两人作为文臣,不领军,蒙恬就更加放心让他们去处理私兵的事情。

    豆、犀两人领军,蒙恬的计划里,是让两人去做脏活,得罪楚人,不打算让他们统领更多的兵马。

    “为蒙将军办事,是我二人的荣幸。”

    随越、曾珉投靠蒙恬后,听从蒙恬的安排,一直扛着芈仝的旗帜,让二人心中有些别扭。现在正式回归蒙恬旗下,二人心里舒坦了许多。

    “接下来,黔首自实其田的工作,还得你二人抓紧推进。至于有谁捣乱的,让豆、犀二人领军配合。我不希望看见当地的豪族,横行乡里,欺负善良的乡民。”

    “定不会让蒙将军失望。”

    随越、曾珉二人离去后,蒙恬的笑容,立刻收了起来。

    自实其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战国时期的改革,楚国一直做得不是很好。当前的楚国,大部分的土地,仍然属于楚王和各地的封君。楚国的黔首,名下根本没有土地,很多人的身份,仍然属于奴隶。

    蒙恬记得,秦国统一后,曾施行黔首自实其田的政策,只是效果却并不怎么好。

    秦朝施行这一政策的时候,距离天下统一已经过去了六七年,六国黔首的心,渐渐从秦军的兵威下恢复过来。

    山东的豪族,明里暗里抵制这一政策,导致全国粮价大幅上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