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五章 昌平君的晚宴(一)(第1/2页)  大秦将魂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昌平君邀请我与李将军前去赴宴?”

    蒙恬接过信使手里的请帖,削开封泥,待看清里边的内容,心里暗暗吃了一惊。

    只怕这晚宴却是鸿门宴啊!

    “我家大人说了,两位将军率军伐楚,粮草物资的供应事宜,却是要商量妥当。趁着两位将军就在陈地附近,刚好抽空相聚,商议商议。”

    昌平君派来的信使牵,双手作揖,面色平静,娓娓而谈。

    “昌平君是做过丞相的大才,料理二十万大军的后勤,想来绰绰有余。既然有昌平君照料,我等只管冲锋在前就好。”

    蒙恬收好请帖,装作没有发现任何异样,不疾不徐的说道:“你回去告诉昌平君,供应粮草的事宜,大王下了谕令,我作为领兵将领,也不好过问,一切自有昌平君做主。”

    “蒙将军这是说的哪里的话。”信使牵心里焦急,面上却笑着说道,“这打仗,好比庖厨做菜,庖厨想做什么样的菜市,负责采买的才准备什么样的食材。我家大人从没有照料过军队的事务,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不提前与两军商量好,出了什么差错,我家大人也担待不起啊!”

    “哈哈,昌平君哪里找来的你这样的信使,伶牙俐齿的,颇有些纵横之士的风范啊!”

    蒙恬满目含笑,暗中闪过一丝精芒。昌平君的麾下,收纳了不少有才干的门客呢。

    军功爵律规定,爵位过了五大夫,就可以收养门客。熊启因着平嫪毐乱,帮助嬴政夺回大权,担任丞相,受封昌平君,可以正大光明的豢养门客。

    “纵横之士,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一言可以兴国,一言可以亡国,鄙人牵可当不得蒙将军的赞誉。”

    信使牵谦卑的躬下腰身,有礼有节,没有失礼的表现。

    “你充当一介信使,倒是屈才了。”

    蒙恬点头表示赞赏,信使牵表现得越是沉稳,不急不躁,蒙恬心里的警惕,就越是更甚。

    “听你的口音,带着一丝楚地的乡音,祖上是楚人吗?”

    “蒙将军好耳力,我的大父,不小心做了武安君的俘虏,从此留在了秦国。”

    信使牵提到武安君的时候,面上有一点微微的不自然。

    白起死了将近二十年,这个名字,仍然给人以莫大的压力。

    蒙恬不断的变着花样,与信使牵套话,问他大父是谁,在哪里生活,怎么入了昌平君的幕府。

    信使牵小心应对,没有透漏过多的信息。只说故楚人流落到秦地,人生地不熟,见着操楚音的秦人,乐意为之效劳。

    这样的说辞,没有什么可指责的。

    直到两千多年后,中国人到了异地他乡,仍然喜欢搞各式各样的老乡会、同乡会。

    不过,信使牵还是小看蒙恬了。

    蒙恬常年呆在军中,接触各样的情报,早就对一些微小的信息极度敏感。

    话里行间,结合荆苏传回来的情报,蒙恬进一步确认了。

    昌平君熊启的身边,招募的门客,几乎皆为楚裔秦人,甚至不乏楚地投奔过来的舍人。

    熊启招募楚裔门客,驻守人心思楚的陈郢,现在邀请李信与蒙恬前去赴宴,明摆着宴无好宴。

    一个弄不好,这可是要掉脑袋的。

    “立即给李信传信,让他缓行入城,小心城内有变。”

    派人安排信使牵歇息后,蒙恬叫过鼹鼠,当即书信一封,明天连夜送往李信的大营。

    青铜油灯噼啪的炸响了一声,摇曳的灯光照耀下,蒙恬的眼里,闪过一抹焦急。

    李信啊李信,你可千万别一头扎到昌平君的网窝里······

    “将军,你当真要去参加昌平君的晚宴?”

    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