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一章 军议(第1/2页)  大秦将魂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开春过后,天气渐渐变得更加暖和。

    秦楚两军的斥候,在陈郡与泗水郡的交界处,反复交锋。

    战争的阴霾,再度笼罩在陈郡上空。

    “项燕构建的防线,以寝县、新阳、城父为三角支撑,只要能打下这三个地方,就能打通进军寿春的道路。”

    秦军郸城大营,蒙恬的指挥所里,领兵校尉们围坐在沙盘前,参加军议。

    “我曾向大王请求,调派楼船士进行支援。只是南面的长江,与淮水相距甚远,楼船士起的作用很小。”

    蒙恬手里拿着指挥棍,耐心的介绍当前的形势。举行这样的军议,麾下的将领们,可以学到不少东西。

    “颖水只能行一百石的小船,北边大河的楼船士进不来,所以这一仗,我军不能期望楼船士能作为奇兵使用。”

    “寝县、城父两城,城池坚固,不易攻打。”蒙虎作为跟随蒙恬最早的老人,率先发言,“本来李将军的计划是突袭寝县,再与将军汇合于城父,但现在项燕有了防备,这个计划就行不通了。”

    “我军扮作楚人,赚开城池。楚人吃亏后,防范更严,再扮楚人肯定不行。”

    李必与项梁一场骑兵大战,差不多消耗完楚军所有的骑兵,只是秦军的轻骑兵损失同样不小。经过一个冬天的修整,才堪堪恢复元气。

    雪化过后,秦军骑兵前往前线侦查,发现楚军盘查过往军士的身份,即便身为楚军也不例外。

    “攻城损失过大,我军最好还是与楚军野战。”

    骆甲麾下的重骑兵,只有冲锋的时候,才能体现价值。

    陈郢城下,蒙恬坚守不出,现在项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轮到蒙恬想办法去攻打坚城。

    “我倒觉得,我军不必急着与楚军决战,可以拖下去。时间拖得越久,我军就越有利。”

    黄寄盯着沙盘上的楚军地胖,右手托着下巴,若有所思。

    “楚国的地盘不小,精华之地在淮泗平原。江东、江南的地方,地广人稀,密林广布,开发不足,不能给楚国提供多少支持。”

    “项燕集中四十万兵马在前线,脱离生产,时间一久,粮食供应就会出现问题。”

    孟学反应过来,接口说道:“在大王英明决策下,秦国攻灭北面的三晋,又驱逐燕国,以这些土地出产的粮食,供应我军,可谓绰绰有余。”

    “不错,三晋故土的粮食,不再供养军队,我军可以就地征粮。”

    钟赤、胡多、西爽纷纷附和。

    能以最为稳妥的方式战胜楚国,他们自然不愿意冒险出战。按照拖延战术执行下去,秦军妥妥的立于不败之地。

    “难道我军就这样拖下去?直到拖死楚军?”张驼皱着眉头,撇嘴说道,“以这样的方式打败楚军,我心里面会觉得憋屈。”

    项荣战死,楚军再无人能敌过张驼的勇猛。张驼更希望能够正面击败楚军。

    拖死楚军,秦军同样会取得胜利,只是这样一来,战功就显得不够光鲜。

    没有光鲜的战功,咸阳议定爵位的时候,伐楚的将士可就有些吃亏。

    “憋屈什么?别尽想着打硬仗,古之善战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黄寄狠狠瞪了张驼一眼,“每次大战,跟着你的士伍,伤亡最大,你也得为手下的士伍考虑。”

    “怎么你现在说话老是也啊也的······”张驼小声嘀咕着。

    “我在读孙子,正是孙子说的话。”黄寄没好气的回了一句。

    听到他俩这样说,座中的众人都笑了。

    “有道是,活到老学到老。黄寄领兵多年,有空还在钻研兵法,你们都学学。没事的时候,多读读兵法,不要老是往寡妇家里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