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一个大胆的想法(第1/2页)  回到明朝当奶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报~”外面守门的小太监扯着嗓子喊道:“夏元吉大人的求见。”

    “夏大人来了?”太子喜道:“快快请进来。”

    殿外,一位年届花甲的老者,风尘仆仆的赶了进来,这位老者穿着身粗布衣,裤脚上满是泥渍,手里挎着一个藤条编织的菜篮子,上头用一块蓝布盖住,不知道里头是什么。

    看起来如同一位乡间老农一般,与这金碧堂皇的宫殿格格不入。

    脚上穿着的是一双半旧不新的布鞋,不知道是不是刚从地里上来,每走一步就会在大殿的地砖上留下一个脚印。

    这位老者却丝毫顾不上这些,满脸激动的神情,快步走上前来,放下菜篮子,行礼如仪:“老臣夏元吉,拜见太子殿下。”

    太子连忙从御座上下来,扶住老者:“夏大人远来辛苦了,不必行此大礼。”

    这位老者正是被罢官不久的,前任户部尚书夏元吉,他先期抵达金陵,为太子殿下筹划征粮之事。

    见到太子来扶,夏元吉躬着身子后退了两步:“殿下,老臣满身的泥土,恐怕沾污了殿下的”

    “诶,无妨。”太子宽厚一笑:“夏大人定是为了筹措粮草之事,在乡间巡察,大人年逾花甲,还不辞辛苦,为了国家社稷而奔劳,孤身为太子,岂会为了这些许尘土,而疏远忠臣。”

    太子说着,竟然亲自搀扶起夏元吉,对着左右吩咐道:“搬一只锦敦来,给夏大人赐座。”

    一个小小的举动,让白发苍苍,宦海沉浮多年的夏元吉,有些哽咽:“殿下,老臣老臣”

    太子笑道:“老大人请坐下,与孤慢慢说。”

    夏元吉平复了心情,这才看见太子御座旁边,还立着一位妙龄女子,好像是太子殿下的长女,绍兴郡主。

    这位名动金陵的郡主,当年大婚之时自己恰好在北京,听说是下嫁给了一位千户官,然后没多久那位仪宾就被贬为了庶人。

    这位郡主说起来也是一位可怜人,不过生在帝王之家,很多时候也是身不由己的。

    夏元吉从未见过那个仪宾,也没多想,站起来恭恭敬敬的向着郡主行了礼。

    那边,郡主盈盈回了一个万福礼,说道:“总听父亲说起大人,说大人是大明的国之柱石。”

    夏元吉道:“殿下过奖了,在下不过了为国分忧罢了。”

    一番客套之后,太子问道:“孤此前奉父皇之命,到南都来筹粮,眼下是一筹莫展,夏大人比孤早到,不知此事可有进展了。”

    夏元吉道:“老臣从正月底南下,一路上遍查淮安c扬州c应天c松江c凤阳等地州县的存粮,情势不容乐观,这些地方的粮食经过多年的征调,已经所存无几。”

    太子闻言叹气道:“此事孤又何尝不知,只不过大军出征在即,又有陛下御驾随行,粮草无论如何是要保证的,这是当今第一要务。”

    “殿下说的是。”夏元吉本来是因为反对御驾亲征而被罢官的,但是既然圣命不可更改,他便只能悉心竭力的办好这件事,当下又说道:“老臣本想想着,好在夏粮收割在即,到时候或可以临时加派军饷,扩大征收范围,号召富商大户捐粮,如此应当足以筹齐大军的粮草。”

    “这是扰民之举,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施行。”

    “是。不过老臣今日在乡间,偶然获得一样奇特的口粮。”夏元吉说着揭开菜篮子上的盖布,拿出一块土豆,说道:“此物叫做土豆,又叫做马铃薯,据那乡民所说,这土豆只需两三块就可令一位成年汉子吃饱,而且更长力气。”

    太子走下御座,从菜篮子里拿出一块土豆,仔细的看着。

    郡主朱思怡听了也大感兴趣,走过来,看了一会:“这个东西,可以当饭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