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一章 是金子,那就一定会发光(第1/2页)  梦幻1984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恒宇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创办分厂是势在必行,但又谈何容易?首先需要经过科学的风险预估c市场研判,并且与即将建设的分厂生产规模结合考虑,充分发挥产能优势,才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

    首先,如何选址c分厂规模c分厂建立之后的辐射区域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杨宇在前期做足功课。

    结合全国地图,杨宇计划将恒宇的第一个分厂建立在紧邻京城的冀省。

    这个位置,算得上是东三省至祖国西南方向的交通咽喉,东北紧邻东三省,南邻京c津c唐,西靠晋c豫c皖,如果分厂建在这里,只要产能足够,就能满足东北数省的市场需求。

    第二个分厂,杨宇计划建立在赣省,其面向浙c闽c粤,背靠湘c鄂c桂三省,并且按照杨宇上一世的印象,赣省在80年代时期的经济也非常落后,所以杨宇基本可以判断,在赣省创办分厂,无疑在生产成本这一块上,就能节约不少。

    如果在地图上把这三个地方连接起来,基本上就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形成了三角互依的趋势。

    可以确定的是,这两个分厂一旦建立,加上运输公司的从中穿插,恒宇的产业就会形成一个以三角点为中心,向四周扩散,最终形成一个覆盖全国大片地区的大型销售网。

    但要完成这个设想,恒宇集团所面临的问题绝不仅仅只有选址这个问题,人才c原材料c招募职工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都需要提前做好。

    结合当下问题,杨宇再度召开恒宇集团管理层会议,这次会议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关于新工厂的管理层选拔与培养。

    “杨总,咱们加工部有几个大学生干部能力很强,我建议先提拔为我的副手,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应该能担起重任。”

    “我们后勤部也有几个人能用,大家平时一起工作,对于咱们的后勤管理流程也特别清楚,应该能很快上手。”

    恒宇在创立之初,就在各大学招募了两百来名大学生,经过时间的沉淀,人才的优势逐渐发挥,现在杨宇想要用人,随便就能带出一大批骨干来。

    “很好!每个部门先推选两至三名优秀骨干出来,列成名单交给我,我在从中考察,确定分厂厂长,以及下属部门经理等领导职位,当然前提是这些人愿意到其他省去工作。”

    有的大学生刚刚毕业,心高气傲,凭什么同一届的,别人能当经理,为啥自己只能当一个带班的?因此而愤愤不平,但杨宇当时招生的时候就说了一句话:是金子,那就一定会发光。

    那么现在,让他们发光的机会来了。

    恒宇在内部甄选新领导班子的消息一经公布,迅速引起轩然大波,在各个部门任职的大学生们纷纷跃跃欲试,踊跃展示个人能力,迅速在集团内掀起了一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风气。

    而驻扎在预定建厂省份的宣传部职工也接到了杨宇的指示,开展前期的一些准备工作,比如联系政府c寻找适宜的场地c联系原材料供应商以及采购缝纫机,以确保分厂了尽快建立并且投产。

    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分厂的规模应该需要多大?一千人?两千人?还是五千人?

    现在市场尚且不明朗,贸然把规模设计过大,很可能造成产能过剩,可要是规模小了,则又很可能造成产能过剩,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就比如说现在的恒宇集团,要是在建立之初,就把规模预算在三千人左右,也不会出现后续一系列扩大规模而导致人员利用效率不够的情况。

    经过充分考虑,杨宇计划将分厂的规模暂定在两千人左右,但预留两千人扩张空间,也就是说分厂的场地就得有容纳四千人规模的能力。

    “杨总,这是咱们设计部新招募的设计师名单。”

    会议结束,向宇将设计部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