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章 吴门旧事(第1/2页)  前汉演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夫子,你该不会也任由这芮娃子胡闹吧?”吴通见吴夫子居然点头称是,不由急了。

    “族长,芮儿是什么人,你我还不知道吗?”吴夫子抬头看向窗外,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眼前不有浮现出十二年前吴芮出生时的情景。

    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深秋的一个黎明,一阵紧似一阵的婴儿啼哭,震颤了整个龙山。

    在这犹如洪钟大吕般的啼哭声中,只见龙山那绵绵不绝的群岭众壑,顿时霞光满天c异彩纷呈c瑞象频生,山巅被五彩缤纷的祥云笼罩得如同仙境,祥云盘旋了片刻才渐渐迤逦东去,消弥在一望无际的浩瀚碧空之中

    吴厥由吴老太爷和儿子吴申站在院子里,双双喜上眉梢。

    自吴王夫差被越王勾践灭国裹首自缢之后,勾践念及当年夫差善待之情,不忍诛灭其后,赐公子暨于甬东食邑三百户,公子暨不受,乘隙带领妻子儿女翻过婺源嶂公山,来到番邑地界,从此隐姓埋名,以耕读渔猎为生,世代繁衍,传到精通医术的吴申这一代,已是吴王夫差第六世孙。

    吴申七十二岁前一直在番阳居住,有一日接到齐国传书,因为他精通医道c易学,声名远播,德高望重,齐王亲自修书请他入齐为官。

    吴申当时朗声大笑:“我已年过七十,如何当此重任?”

    说罢丢下齐国使者,转身走进内堂。

    齐国使者代表齐王,见吴申如此狂傲,不由得恼羞成怒,奈何吴申年纪老迈,一副超然世外的模样,当时不好发作,只气得跺足而去。

    吴申不愿为官是有理由的,祖上贵为吴王,虽然时过境迁,至今尚不能公开身世,且自己偌大年纪,在番阳生活悠闲自在,又何必去受那般约束?

    但是,吴申知道自己不肯应召为官,必定招来齐王怨怼,拒绝为官之事一旦传扬开去,必定有许多自视非凡的诸候比学古人“访贤”,清静自在的生活从此便将烟消云散,不如干脆另择山川秀美之所隐居。

    正好吴申的女婿柘恕托人邀请,便干脆带着九旬老父和家人一同来到余干龙山,与女儿女婿为邻。

    吴氏家族接连几代子嗣不丰,到吴申这一代更是人丁稀疏,中年才得一女,嫁予同样世代行医且博学多才的柘恕为妻,如今也已经年过四十,生下外孙柘乘c外孙女柘帆。

    每天有女婿c女儿照顾起居,外孙c外孙女更是聪慧乖巧,承欢膝下的日子过得十分逍遥。

    女儿见父亲虽然年过七十,由于心胸恬淡,又精通医道,常常亲自采药c酿酒,身体十分健康,便劝他纳个年轻女子为妾,也好延续香火。

    吴申被女儿c老父劝得心烦,便纳附近乡绅之女c三十岁的寡妇梅氏为继室。

    梅氏生得粗手大脚,家务女红不论粗细都十分稔熟,因为祖上也曾是吴国武将,便有一个寻常女子难得的爱好——研读史书c兵法,日日陪伴吴申谈古论今,感情自是十分融洽。

    说起来真有些难以置信,吴申七十五岁上,梅氏有了身孕,伴着五彩祥云降世的男婴竟是一胎双生子。

    九十多岁的厥由公喜得老泪纵横,连声道:“天眷吴门,不绝其嗣,一胎双子,必成伟器!为感谢上苍,老朽以芮命其名,他日为天下百姓衣食图谋,重振我吴氏王族家风,便全靠此二子了!”

    小哥俩被全家视为掌上明珠,刚刚学会走路,吴申便教他们围棋c兵法,祖孙三代日日闻鸡起舞,得空便教习狩猎c农作,将吴氏王族的希望全部倾注在他们身上。

    吴芮从小天赋异禀,最喜欢听爷爷讲吴氏先祖的故事,而且善于举一反三,经常说出一些令博学的祖父瞠目结舌的奇谈怪论。

    厥由公高寿一百零二岁,临终前尚念念不忘爱孙,八岁的小吴芮接过爷爷颤抖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