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接亲(第1/3页)  烟云锁,半城惊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大早,展公馆里张灯结彩,到处都贴着大红的囍字,下人们来来往往,为着婉秋的出嫁准备着。

    识卿和朱小姐也早早地到婉秋的房间里帮着她打理着。

    在费了好一番周折之后,婉秋终于穿上了那一袭华丽的嫁衣。

    红色的衣袂如同霞光般璀璨,深青为质,织金云霞鸳鸯练鹊纹,裙角袖边饰以珍珠玉坠。玉花采结绶系在盈盈一握的细腰上。红线罗系带穿上白玉云样玎璫,莲步轻移,便摇曳生姿,光彩非常。

    识卿最后替姐姐理好裙角的褶皱,站在一旁的朱小姐不禁拍手赞道:“这身衣服真是漂亮!原先我还只道西式的婚纱才新潮,没想到古式的凤冠霞帔也是这般华丽!婉秋穿起来风华绝代,脸上的伤疤竟不太显了”

    识卿突然狠盯了她一眼,朱小姐忙掩住了口,才发觉自己说错了话,只好怏怏地低了头,不好再说什么挽回的。房间里的空气突然安静,婉秋的眼神低垂,黯淡无光。

    识卿站起身,装作不甚在意的样子,替姐姐拨下凤冠上的珠帘,笑道:“姐姐生就了古色古香的美,单单看这样婉约的身段,那有古居士曾有词道‘嬛嬛一袅楚宫腰’,那样子说得好像就是姐姐了。”

    她也称赞起婉秋来,却不谈她的脸,只赞她身姿曼妙,避过了婉秋的伤心处。婉秋感激地拉住她的手,竟不知道说什么,识卿朝她俏皮一笑,一切仿佛就在不言之中。

    门口窝着一群家中的小丫头,好奇地趴在门框上向里面探望着新嫁娘华丽的衣裳和首饰。

    “小姐,替新娘子绞面的管阿婆来了。”潇湘领着一位黑衣黑裤却衣着整洁的老婆婆,穿过那一群好奇的丫环们,站在门口道。

    识卿忙笑迎着阿婆进来坐下,道:“阿婆快进来。”

    先前女子出嫁之时,会邀请家庭和美的妇女来为新娘绞面,把新娘额前c鬓角的汗毛拔掉,意为让新娘别开生面,祝愿她婚姻幸福美满。古法绞面这门手艺自古有之,是闺房手艺,于是展家便按着古礼,请来了一位上海旧人家里有名的阿婆来为婉秋“绞面”。

    只是今日是大喜的日子,可这位管阿婆却一身黑裳,众人看得奇怪,只道她是特立独行。

    识卿是知道这位阿婆的,曾经听母亲说过,管家的阿婆不仅有一手绞面梳髻的好手艺,而且看人面相便能断人好歹。看着面前神色肃穆的老妇,识卿心中不免增加了几分敬意。

    管阿婆极利落地打开随身提着的箱子,将一应物品备好。外面早有小丫头捧了盥手的盆来,阿婆净了手,对坐着的婉秋道:“不要怕,一会子就好了。”

    婉秋点点头,有些紧张地捏住了识卿的手。

    阿婆在婉秋的脸上抹上一层香粉,接着拿出一条麻线,挽成8字形的活套。阿婆的右手拇指和食指撑着8字一端,左手扯着线的一头,口中咬着线的另一端,右手拇指一开一合,在她的脸上轻轻地拉来拉去。

    动作看起来虽简单,管阿婆做起来却仿佛是一种的仪式一般,让人不敢亵渎。

    婉秋闭着眼睛,只觉得脸上一凉,便酥酥麻麻的起来。那线每绞过一寸肌肤,便有一寸光洁的面显现出来,看得旁边的人直发愣。

    绞到那块伤疤时,管阿婆手微顿,叹了口气道:“这疤伤得不是地方。”

    婉秋的睫毛轻颤,却仍稳坐在那里。

    不过多时,管阿婆便收了线,结束了绞面。

    识卿道:“多谢阿婆了。”便亲自将送她出去。

    行至前后无人的花廊时,识卿低声问道:“小女冒昧,不知阿婆刚刚的话,内中有什么深意?”

    那句话说得突然,众人都以为是阿婆看见婉秋脸上的疤不免叹息罢了。可识卿却从话里,听出了不一样的意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