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八章 茶楼与演义(第2/2页)  大宋之罪州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家伙不知得了谁的叮嘱,在东江湖院一直很是低调,还是因为最近被鹤老看重收为弟子,这次同时在吕璟身边做些跑腿的活计。

    乘车架离开府衙,兜兜转绕过东街之后,吕璟来到了最近郴州新兴起的南街。

    这里最早因为距离城外村落聚集区不远,所以大多是走私贩卒最爱之地,只是后来因为蛮人入侵被毁,一直到近几日,才算是又恢复了生气。

    放眼望去,这段最早由岭南商会负责,后来接手到府衙手的街道极为整齐,沿街市肆样貌也大同小异,看起来颇有几分后世步行街的观感。

    在市肆之,最受人瞩目的,毫无疑问是一间三层多高,门前扎了竹楼的所在。

    四海茶庄!饮茶之法最早起源于茶圣陆羽,后来煎茶法盛行,到了宋代,泡茶法已经开始出现,只是尚未完全普及。

    而吕璟主导下四海商会设立的这间茶楼,却是完全采取了泡茶法,并且特意请了苏轼来制定茶礼,宣扬饮茶之道。

    郴州多山,日照也很充足,吕璟最初的本意是为了给百姓们谋取更多财路,只是没想到因为自己的无心之举,却将四海茶庄推向了繁荣。

    “当阳桥下,张三爷横刀立马,身前自有千军万马,人喘马息,相隔不过十步,尔等猜那三爷如何作为?”

    “惊天劈地一声巨吼!山川变色,晴空似有滚雷,丈八蛇矛直指,桥断人退,尔等谁可为敌!”

    一声惊堂木响,老说人神情严肃,下方的看客们却喜了天,一个个开口吆喝,似乎将自己化身成了那喝断当阳桥的猛张飞。

    “大郎,今日怎么有空过来?”说完一段,老说人回身正好注意到了吕璟前来。

    “给您老送来了。”吕璟笑着前,将手一摞最新写的卷递了出来。

    “好!小老儿正愁这当阳桥过去无事可讲呢,大郎你可要抓紧些,这都是下蛋的金母鸡啊。”

    老说人名叫武军,也是吕璟无意下遇到的流浪人,早已经忘了故乡何处。

    “您老放心吧,小子都晓得。”笑着和武军又言语了几句,因为不清楚吕璟的身份,两人说起话来自然也没有什么顾忌。

    四海茶庄和他们这些说人签订了为其五年的雇佣,他们才能在这茶楼里说谋生。

    其余人若是想要讲这三国,需要另交一笔费用给演义的作者,不要小瞧大宋朝的版权保护意识,在这个纸质印刷业尚且繁荣的年代,随着盗版的猖獗,各种保护法令也应运而生。

    宋人刻,常在首尾或序后印版权页,大多为作者姓名之类,后附已申司,不得覆版。

    意思是这本籍已经向府衙申请了保护,谁要是胡乱翻印,发现了要被追究罪过。

    国子监在宋朝承担了辖管全国图刊行的任务,对于盗版者可以追人毁版,吕璟掌控郴州府衙之后,对这方面自然抓的更是严格。

    武军毕竟年纪大了,言语了一番,有些精力不济,告辞自去休息,吕璟的目光则落在茶楼边缘,一个正捧着话本翻看的年轻人身。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