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第2/3页)  大宋之罪州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过两个西夏寨子补充粮草后,吕璟花费了两日的光景,终于成功率队赶到了会宁关下。

    会宁关位于两山之间,关口不大,但地理位置却很关键,是兰州的东大门。

    与会宁关守军的接触十分顺利,甚至远远超出了吕璟的预料。

    不仅如此,在三日后吕璟率领火头军抵达兰州之时,他收到了一封来自知州府邸的邀约,落款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名字,王郁。

    如今身在人家的地盘,吕璟只能乖乖赴约,何况这段时间在路他陆续也听到了不少消息,陶礼战败的事情似乎被刻意的淡化了。

    另一方面,作为胜利者的吕璟和他麾下火头军得到了大肆宣扬,甚至连秦州知州种师都因此得到了经略使章楶的称赞,等消息传到官家那里,一向大方的哲宗势必也少不了封赏。

    然而,当所有人都在接连不断称赞的时候,吕璟暗地里却只想骂娘。

    他自己立下多大的功劳自己清楚,虽然还算不错,但也绝对不值当闹出这般大的动静,毕竟西夏与辽国不同,宋夏之间的战争本来各有胜败。

    自从哲宗亲政后,大宋在面临西夏的诸多大战更是接连取胜,为何要如此大肆宣扬他立下的这点功勋?

    在见到兰州知州王郁的时候,吕璟终于确定了自己的答案。

    “大郎,苏学士如今可还康健?一晃多少年了,没想到老夫还有机会见到苏门弟子的风度。”

    王郁年纪约有四十来岁,常年西北的生活让他脸色有些发黑,不过依稀可见年轻时俊朗模样。

    “多谢知州大人挂念,苏师一切安好,如今应该在院里教导后辈了。”

    吕璟也是刚刚才知晓,这兰州知州王郁还和苏轼间有那么点师生之谊,当年他能得到韩琦举荐,和苏轼脱不开关系。

    “苏学士的风度真是让老夫这庸人羡慕啊。”王郁感叹了一声,话语终于渐渐步入正题。

    “大郎可知为何章经略要大肆宣扬你获胜之事?”王郁话语里带着考较。

    吕璟稍稍沉默了一下,开口回应道:“朝廷要向西夏用兵了?”

    这回轮到王郁惊讶了,他本来只是一时恶趣味,没想到吕璟竟然真的能答来,看起来这苏门小弟子,不简单啊!

    重重的咳嗽了一声,王郁目光里也不禁多了一抹欣赏,开口道:“大郎实在聪慧,确实如此,而且据老夫得到的消息,此次官家是抱着一战定鼎西北局势念头的,各路军伍都已经有所动作了。”

    “老大人所言为真?”吕璟也不由有些震动,看来自己能够成功逃脱,和这宋夏边境的各处动静也少不了关系。

    根据他前世里的记忆,接下来的宋夏大战确实成为了西北局势改变的开始,也让无数宋人们看到了扭转国运的可能。

    但真正到完全确立对西夏的战略优势,却要到之后王瞻收复青唐,形成对西夏的战略包围才算成功。

    想到这里,吕璟不由的叹息一声,哲宗是命真不好。

    登基以后先赶一个强势的皇太后垂帘听政,好不容易熬到自己亲政了,一手变法,一手强军,西北军终于也没有辜负重望,接连大胜西夏。

    连一向被人诟病的官统军,也愣是窜出了王韶和章楶这两个怪胎,内有皇帝支持,外有给力将相,亲政短短不到十年的功夫,败西夏,收青唐,硬生生开疆拓土千余里,还得到了河湟这样的养马地!

    “可惜死得早啊”

    “大郎?什么死得早?”王郁颇为怪异的看了吕璟一眼。

    “没事没事,一时有些走神,官家想要一锤定音,咱们大宋打的起吗?”

    战争是后勤,吕璟说起这个,王郁不由笑了起来,开口道:“此事还要多亏大郎你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