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三章 东坡居士(二)(第2/3页)  大宋之罪州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接下来要做的,是将这首诗的立意更加明确,这却要看吕璟的本事了。

    在所有人的目光,吕璟慢慢迈开步子徘徊起来,尚显稚嫩的脸隐隐有些汗水,让他看起来似乎很是吃力的样子。

    苏轼位于首,见此情形却也没有多说什么,秦观在和他的信件来往不仅提到了吕璟天资聪慧,也说起过他根底的不扎实,这也是苏轼刻意降低考较难度的缘由。

    这边所有人都心焦急的盼望着吕璟快点做出回答,殊不知他自己如今心已经乐坏了,只是努力装作艰难的样子罢了。

    因为一次临江仙的事情,吕璟心早已经断了走抄公的路子。

    像苏轼这样的人物,提溜到现代那是实打实的国学泰斗,怎么可能看不穿抄公的把戏!

    “真羡慕那些诗词一出,臣武将纳头拜的前辈啊。”吕璟心暗自嘀咕,却觉得自己如今运气也不错,苏轼写下的这首惠州一绝在后世早广为人知了。

    “请元章先生为小子代。”在连走了十余步后,吕璟眉间的郁结终于展开,开口说道。

    米芾洒脱一笑,也没有拒绝,走前来匆匆提笔,静待吕璟吟诵。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吕璟的声音好似一鼓作气吼了出来,米芾笔走龙蛇,在苏轼墨下写完下半阕,当下大喝了一声好!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此诗合的甚妙!”秦观开口的同时悄悄瞟了首的苏轼一眼,心顿时大定。

    其余人也纷纷出口夸赞,吕璟这首诗下半阕荔枝和岭南的运用可谓绝妙。

    “大郎所对,甚合为师心意。”位于首的苏轼在此时终于开口,顺便多瞅了侧面的苏过一眼。

    吕璟心大喜,能够这样简单过关,实在是畅快,当下重重叫了一声苏师,随后大礼参拜。

    他如何看不出苏轼考较的放水之意,心原有的敬重顿时再度攀升。

    “你如今身为老夫名下弟子,当勤学进,为官家和大宋尽忠,为师也没什么好送你的,早些年偶然得一唐刀,赐予你吧。”

    苏轼说话之间,衙役们已经从后方前来,将一柄卖相不凡的唐刀递到了吕璟手。

    “刀名渊渟,愿你如深渊之水一般厚重广博。”

    吕璟再度叩首,随后在苏轼的示意下起了身,单手一握,寒光已现!

    好一把唐刀!刀锋双面开刃,隐隐带有一丝血红色泽,整个剑身却明亮如许,不愧渊渟之名!

    前世之时,吕璟知道唐横刀乃是国工匠技艺的巅峰之作,真正有机会得到一柄唐刀,才知道如何夸赞都不过分!

    “好了,且收起来吧,为师这次来,除了应你所请带来了木绵种子,有位老友还托我给你捎个口信,约你见一面。”苏轼微笑着说道。

    吕璟将唐刀郑重的交给王阔收好,隐隐能看到他目的艳羡,唐代的很多技艺在五胡乱华后都已消失,其包括这唐刀的炼法。

    “若是没猜错,子瞻所说老友,可是那佛印禅师?”吕璟这边还没来得及开口,甘昭吉突然言语起来。

    “正是那不得清净的和尚!”说起佛印,苏轼心情显然很是愉悦,简单给吕璟介绍一番,示意他暂时退下前去接受木绵种子,继续和甘昭吉c陈师锡等人叙起旧来。

    吕璟捧着唐刀离了府衙,一边按着苏轼的吩咐带人赶往郴州南门,一边在心思索起来。

    都知道佛印和苏轼是一对好基友,可是这和尚如今少说也已经五六十岁的人了,怎么突然想起来让自己前去拜见,莫不是要亲自出手捉拿妖孽?

    这般想着,吕璟顿时对年后拜见佛印的事情多了几分小心,可不要真的被人算计了才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